向大海投石1500字创业故事案例探秘
往大海里投石:1500字创业故事案例深度解析
李柏林,黑龙江人,以其富有而闻名,被人们称为“傻大款”。他放弃了房地产生意,不养扇贝,而是选择在秦皇岛市抚宁县海域——国内著名的扇贝养殖基地——进行一场看似无厘头的游戏,那就是往大海里扔石头。一连扔了五年,共计七千多船石头入海,总重达180万吨,其价格从最初的一吨60元涨至一百多元,这样计算下来,一亿多元就被丢进了大海。
这背后的故事要追溯到2005年的海上钓鱼。李志刚,李柏林之父,在河南承包筑路工程后来到了秦皇岛儿子处休养身体。那时,他租了一艘船去钓鱼,但第二天却遭到了拒绝,因为有人正在此地投石养殖海参。当时干海参的市价不菲,一斤少则2000元、多则6000元,因此父子俩决定尝试做 海参养殖。他们迅速行动,在2006年2月,用800万元购买了抚宁县南戴河一万多亩海域30年的使用权,从而开始了往大海扔石头的大业。
李柏林心里清楚,每块石头都是一笔投资。他考察其他养殖场,没有找到像自己这样深水投石作业的风险巨大的项目。这片水域距岸9海里,平均水深15米,使得往里面扔石更显难度。但即便如此困难,也未能阻挡他前行。每块刺参(国内最畅销的品种)都是一个潜在的大额取款机。他认为,只要勇敢面对困难,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问题。
为了确保精准投放,他邀请山东船厂设计专门用于超大投礁船,并花费四百余万元。此举预示着他的决心和信心。在2008年4月,他估算已经向大海投放五十余万吨 石头,然后准备植入刺参苗。但当潜水员回报说无法在底下找到任何痕迹时,他感到极度失望。这次失败让他意识到可能是由于风浪等因素造成整个区域没有形成连续的地形。因此,他决定再次加倍努力,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这一项目中。在高峰期,每天需要投资十几万元才能维持运营,同时也将买来的刺参苗同时播撒下去。
经过数年的坚持和努力,当2010年初来临时,李柏林已经用尽所有积蓄,即使再继续操作也可能会导致巨额损失。如果停止一切活动,又不能偿还之前所需资金,所以必须继续前行。而就在这个紧要关head的时候,是他的八旬老奶奶出手相助,她拿出了自己的7万元存折支持孙子的梦想。
尽管收获并非马上见效,但随着时间推移,一捞又一捞地收获到了大量刺参,最终实现了资金回笼,并且成功转化为新的投资周期。在他的话语中,这些存放在“自家”的“银行”账户中的金钱正不断增值,让人敬佩不已。他预测未来每年可以收获10万20万斤以上的刺参,对应价值超过1亿美元,这样的收入规模令人瞩目,为何不是一个梦想?事实证明,无论大小,都有它存在与发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