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儿童故事兔儿爷的传说
玉兔的故事传说
在一个充满瘟疫的北京,嫦娥心痛不已,便派出她的守护者玉兔去为百姓治愈。玉兔变身为一位美丽的少女,她穿梭于每个家庭中,用她的神奇力量治愈了许多病患。人们为了感谢她,不仅送上了珍贵的礼物,还纷纷借给她各种装扮,让她以不同的姿态出现,有时像卖油的小贩,有时又像算命的老人,一会儿是男子装束,一会儿则是女子打扮。为了能帮助更多的人,玉兔骑上各种神兽——马、鹿、狮子和老虎,在京城内外行走。
当瘟疫消散后,玉兔归来月宫,但她的形象却被泥土塑造成千姿百态的小巧玩偶,每家都供奉着,以表达对她的感激之情,并称呼她为“兔爷儿”、“兔奶奶”。这些小玩偶摆放着瓜果菜豆,为的是酬谢那位赐予人间吉祥与幸福的女神。
关于“兔爷”的起源,可追溯到明末,那时候人们用泥巴做成像人的形状,将其置于花园中的花王阁里,孩子们祀拜它。这并非偶然,因为这个“兔爷”本质上指的是嫦娥手下的那个名叫玉兔回月宫的大美人,而这尊泥塑却拥有窈窕如同清朝时期相公(即年轻男演员)般迷人的面容。在天津,这种称呼还被用来描述男妓,他们也被称作“二爷”。
记载中,我们可以找到这样的例证,如《子不语》所述,在清初有一位巡按御史,因其英俊而受到福建地方官胡天保的崇拜和偷窥。当巡按御史离开,他也跟随而去,即使是在厕所,也要观赏他的背影。当他终于坦白自己的行为时,被巡按御史处决。但胡天保在死前托梦给乡亲,说自己因痴情干犯了君主,无怒之理,只希望能成为专司男悦事务的一位阴间官吏,以此作为对自己过往错误的一种补偿。
最终,他得到了一份特殊职责:在阴界中担任“兔儿神”,专门管理凡间所有关于男性之间悦爱的事务。他希望能够有个人立庙供香火,这样就可以永远地纪念自己的这段故事。而至今,我们依旧可以看到那些描绘着不同姿态、衣冠华丽或是工艺精湛的人物雕塑,它们都是对这一传说故事深深赞颂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