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近天海隅接山人生百态志存高远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这首诗是唐代王维的《终南山》,通过夸张手法描绘了终南山的宏伟壮观和其广阔的景色。在这首诗中,王维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还展示了他在艺术表现上的高超技巧和创意。他用“太乙近天都”来形容终南山与天接地,这种夸张的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界崇敬之情,同时也让我们联想到那时期人们对于宇宙万象的理解和认知。
接着,“连山到海隅”则进一步强调了终南山的地理位置及其辽阔。这一句中的“海隅”,虽然实际上并非指真实存在于秦岭以东的地方,但它却传达了一种遥远、无垠的情境,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对大自然怀有敬畏之心。
接下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两句,则是写近景,用来描述在进入终南山后所见到的云雾缭绕的情况。这两句通过对比使用,将“白云”的清晰与“青霭”的朦胧相互映衬,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丰富,也增加了一份神秘感。
随后,“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这一段,则更为深入地描绘了终南山内部的地貌特征。“分野”,古代星象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根据星座划分地域,而这里借用这个词汇,将其应用于地理意义上,以此来形容不同区域间的变化多端。而“阴晴众壑殊”,则表达了每个谷地之间风雨不同的状态,这样的描述充满了生动性,让人仿佛能听到风声、看到雨滴落在岩石上的声音。
最后一句,“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将个人体验融入到了整个叙述中,即便是在这样荒凉而遥远的地方,也有人家可以寻找居住,并且还有樵夫(即打柴的人)工作,这样的细节增添了一层生活气息,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了解和关注。整首诗,从远至近,从宏至微,都展现出了王维独具匠心的文学才华,以及他对于自然美景以及社会生活细节的敏锐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