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创业故事影片补妆师年赚500万的背后感悟
当我在电影院里,被银幕上一幕幕油画般浓重鲜艳的画面深深震撼的时候,我可能想不到这样的画面并非原始镜头拍摄出的效果,而是电影调色师“补妆”后的效果……近年来,《白鹿原》、《无人区》等一部部国产的出炉,都离不开“中国第一电影调色师”马平的鬼斧神工,他能让一帧帧平淡无奇的电影画面变得精彩而唯美。 然而,这一新兴行业虽年薪百万却人才匮乏,目前全国从业人员仅十多人。如何才能成为马平这样时尚的“影片美容师”?他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又是怎样的呢?
今年39岁的马平,出生在西安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4岁那年,同龄玩伴们还在读中学,他就考入西安交大少年班,并听从家人的建议主修力学。但随着年龄增长,马平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是电脑和影像艺术。他特别喜欢看影视剧,通过自学,成为了中国第一批熟悉互联网的人。
1994年,当他从西安交大本科毕业后,不选择了令人羡慕的出国留学机会,而是遵循自己的爱好去西安电视台当了一名临时工,做节目剪辑、混音等影视后期工作。他对IT技术有着极高热情,一度甚至冷落了女朋友。当相恋不久的女友第一次走进马平房间时,她惊讶于这个温文尔雅男孩竟然是一位网络黑客。
痛失初恋之后,马平找回昔日阳光开朗的一面,在北京打拼。在2002年的华龙电影数字制作有限公司担任特效处理期间,他接触到各种新设备、新技术,从此领略了电影调色技术之魅力。
作为专业化妆师,他们通过专门设备和软件,在每个细节上调整,让观众获得超越现实世界中所能达到的视觉享受。这项技能曾被称作“补妆”,直接影响着整部作品最终呈现给观众的情感体验。而这项技艺最早源自美国,但直到2005年前,其应用一直局限于美国以及韩国等国家,只有少数几个人掌握这门技艺。
对于这一点感到十分憋屈的是马平。在一次访问好莱坞后,他认识到了国内缺乏专业化妆师的问题,并决心填补这一空白。他利用一切机会学习与实践,最终成功将这一技艺带回国内,为国产影片增添了一抹独特风采。现在,每次看到那些精致绝妙、仿佛真实存在又又另一种层次的情境,我都能想到那个默默付出的男人——他,是那个为中国影视界注入新的活力的“调色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