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溯宁的云端物流创业故事大学生打造高科技运输基地

  • 诗人
  • 2025年02月16日
  • 中年危机:田溯宁的云计算创业故事 在45岁那一年,田溯宁面临了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中年危机”。当时,他拥有亚信创始人、原中国网通CEO、宽带资本董事长等多个头衔,但这些称号对他来说似乎都没有意义。为了寻找新的激情和使命,田溯宁开始每年在硅谷待上几个月,以深入了解新技术潮流。 然而,在美国洛杉矶与张明正(趋势科技董事长)相聚时,两人都感到迷茫:“还有哪种新技术能让我们焕发青春?”经过一番讨论

田溯宁的云端物流创业故事大学生打造高科技运输基地

中年危机:田溯宁的云计算创业故事

在45岁那一年,田溯宁面临了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中年危机”。当时,他拥有亚信创始人、原中国网通CEO、宽带资本董事长等多个头衔,但这些称号对他来说似乎都没有意义。为了寻找新的激情和使命,田溯宁开始每年在硅谷待上几个月,以深入了解新技术潮流。

然而,在美国洛杉矶与张明正(趋势科技董事长)相聚时,两人都感到迷茫:“还有哪种新技术能让我们焕发青春?”经过一番讨论,他们认为Wi-Fi并未找到商业模式,因此考虑是否退休。但6个月后,张明正给予田溯宁一个电话,这次是关于云计算的机会。那年的夏天,他们遍访硅谷创新型中小企业,最终确定:“云计算,不仅前景宏大,而且是中国前所未有的机会。”

4年后,当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CEO梁念坚、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用友软件董事长兼CEO王文京和张明正再次聚首,就围绕“云世界”展开对话时,田溯宁已经将“云基地”建于北京亦庄开发区。

故乡的云

参加万事达董事会期间,田溯宁在丘吉尔故居发现一则便条:1912年1月,英国舰队在寻找动力源时,对用本土煤还是新石油产生分歧。当时海军大臣丘吉尔力排众议选择石油,最终促成皇家舰队海上称霸。这个故事启发了田溯宁,将其发送给国内“云基地”同事,并附言:“今天的海洋是数据信息,cloud computing 会是这个时代的石油动力吗?”

过去,没有IT产业的心与魂。芯片做不了、操作系统也做不了。但是在聊天过程中,与杨致远共同探讨,他举例说明操作系统可以管理几十台甚至上百台机器,而实现虚拟化之后,计算与存储资源变得分布式且非常便宜。这意味着,在cloud computing时代,不仅芯片和操作系统发生变化,还有存储和计算价值的变革。

于是,一群曾经功成名就但又感到了迷茫的人走到了一起——杨致远、张明正以及丁健,他们决定创建一个名为“故乡之Cloud”的项目。这不仅是一份回忆,更是一份对于未来产业报国的情怀。

成立宽带资本后,与林百里、高志强等IT巨头结盟,将投资伙伴关系扩展至7家公司共计7亿元,是他们投资重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 云梦”之大从这样的投资组合可见一斑。不过,在这个产业链中,每一步要定义好商业模式,并确保第一天就有现金流,这一点尤为重要。

如今,“故乡之Cloud”已成为北京亦庄发展的一个标志性项目,有约1100人工作,其中9家公司入驻,有些与宽带资本形成产权关系,有些正在洽谈。此外,该项目布局了整个cloud computing产业链上的各个节点,从硬件到软件,再到解决方案和系统集成,每一步都注重商业模式定义,以及确保企业能够立即获得现金流以支持增长。

尽管存在挑战,但通过不断地探索、“下一个丁健式”的技术人才挖掘,以及完善整个cloud computing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如芯片、大数据中心、小型服务器等,使得“故乡之Cloud”逐渐凸显其作为行业领导者的潜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