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溯宁的云端物流创业故事大学生打造的创新基地

  • 名句
  • 2025年02月16日
  • 中年危机:田溯宁的云计算梦 在45岁那年,田溯宁遭遇了人生的“中年危机”。那个时刻,他作为亚信创始人、原中国网通CEO、宽带资本董事长等一系列头衔,都似乎失去了意义。每年他在硅谷待上几个月,深度吸收新技术潮流,这已经成为他的习惯。但是在美国洛杉矶,与早已功成名就的朋友张明正(趋势科技董事长)相聚,他们反而感到迷茫:“还有哪一种新技术能让我们焕发青春?” 6个月后,张明正给田溯宁拨通了一个电话

田溯宁的云端物流创业故事大学生打造的创新基地

中年危机:田溯宁的云计算梦

在45岁那年,田溯宁遭遇了人生的“中年危机”。那个时刻,他作为亚信创始人、原中国网通CEO、宽带资本董事长等一系列头衔,都似乎失去了意义。每年他在硅谷待上几个月,深度吸收新技术潮流,这已经成为他的习惯。但是在美国洛杉矶,与早已功成名就的朋友张明正(趋势科技董事长)相聚,他们反而感到迷茫:“还有哪一种新技术能让我们焕发青春?”

6个月后,张明正给田溯宁拨通了一个电话,他们共同的默契和疑问来自于:“云,这事到底是不是真的?”那一年夏天,他们访遍了硅谷的创新型中小企业,答案是:“That's it。”随后,田溯宁找到杨致远,以及雅虎、谷歌和亚马逊的技术牛人聊天,进一步认定:“云计算,不仅前景宏大,而且是中国前所未有的机会”。

4年后,在2011年的12月12日,当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CEO梁念坚、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用友软件董事长兼CEO王文京和张明正会聚一堂,围绕“云世界”展开对话时,田溯宁已经将“云基地”建在了北京亦庄开发区。

参加万事达董事会时,一则便条引起了田溯宁深思,那便条记载着1912年的英国舰队寻找动力源时,对用本土煤还是新石油产生分歧。当海军大臣丘吉尔力排众议选择石油为动力,最终促成了皇家舰队海上称霸。田溯宁当即把这个故事编成短信,并附上一句:今天的海洋是数据信息,而云计算会不会成为这个时代的石油动力?

过去,中国IT没有“心”,没有“魂”。但是在聊天时,杨致远给他举例子:以前操作系统只能管理一台机器,当云计算出现之后,可以管理几十台乃至上百台甚至上万台机器。实现虚拟化之后,加之资源变成分布式且非常便宜,就意味着,在云计算时代,“芯片”、“操作系统”、“存储”都变了,“计算价值也变了”。

于是,就有三个“中年男人”的梦想——杨致远、张明正与田溯宁——走到了一起。他们决定做一个叫做“故乡”的cloud。

1987年的留学经历,让父母嘱咐他带上的竟然是一抔黄土,那些往事与产业报国的情怀,一直激荡在心间。而非IT出身的人物,如同生态学博士般热情好奇地追求新的技术。

如今,他不再只是创业导师,而是一个投资伙伴。在亦庄 云基地,大楼内已有1100多人,有9家公司入驻,有的是产权关系,有的是正在洽谈。这9家公司布局上了各个节点,从硬件到软件,再到解决方案和系统集成,每一步都要定义好商业模式,每一步都要保证现金流。

这些都是从亚信历史中学到的教训。他不愿再走老路,所以首选一个能立竿见影产品,与超微合资成立“天地超云”,主打服务器产品。一经推出,便能让企业短时间内获得效益进入良性循环。而这还需要更多符合未来要求的人才来驱动这个行业发展。此外,还需不断寻找那些能转型到cloud架构之上的技术人才,以补齐产业链上的不足,为cloud梦想注入活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