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娘歌传幼儿古诗三百首简化故事
《续小娘歌十首:金朝诗人元好问的故事》
在那遥远的金朝,一个名叫元好问的小伙子,因其才华横溢而被世人瞩目。他的父亲是北魏鲜卑族拓跋氏的后裔,他本身也是一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人。在七岁时,小元好问就已经能够吟诵出流传千年的古诗,而到了十四岁,他便开始了对文学艺术的深入学习。
他师从郝天挺,这位老师对元好问进行了六年的指导和培养,使得他在短时间内掌握了大量知识,并且自己的文学作品也逐渐脱颖而出。他参加科举考试,最终在兴定五年(1221)考取进士,但由于当时政治环境复杂,他并未能即刻得到任用。
正大元年(1224),他再次通过博学宏词科获得优异成绩,被授予儒林郎的职位,并被派到国史院担任编修工作。在此期间,他历任镇平、南阳、内乡县令等职务。八年之后,即1231年的秋季,受命入都成为尚书省掾,后转为左司都事,再次升迁为员外郎。
然而,在金朝灭亡之后,尽管有机会仕途继续发展,但元好问选择了一种宁静自守的生活方式,最终在获鹿寓舍中圆寂。这段经历虽短,却留下了一批又一批令人赞叹不已的文学作品,其中尤以《续小娘歌十首》最为人所熟知。
其中的一首:
山无洞穴水无船,
单骑驱人动数千;
直使今年留得在,
更教何处过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