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穆一将功成万骨枯
我,朱穆(100~163),字公叔,一字文元,是东汉南阳郡宛(今河南南阳市)人,也是丞相朱晖的孙子。我一生追求学问,自幼便以沉思好学、用心专一而闻名。年轻时,我曾举孝廉,并在桓帝时任侍御史,不久又被升迁为议郎,与边韶、崔寔、曹寿等共同撰修《汉纪》和其他重要文献。
我深知世间的浇薄之风,所以写下了《崇厚论》和《绝交论》,呼吁人们重视德行教化,以及交往应以公正为准。在水灾饥荒肆虐的冀州,我奉命担任刺史,以我的威望震慑了不法之徒,恢复了社会秩序。但后来因触犯朝廷中的宦官权贵,被捕并罚作刑徒,只因为千人的上书,为我鸣冤得释归乡里。
尽管如此,我仍旧坚持我的立场,在尚书职位上多次上书要求清除宦官,但都未能如愿。最终,由于忧愤过度,加速疾病,最终在延熹六年(163年)去世。我虽死,但我的遗言和著作至今仍被人传颂,尤其是与刘伯宗的诗歌友情故事,被后人称赞为“兼资文武,海内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