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面改变了他的命运难道他不懂厨艺吗
难道他不懂厨艺吗?一碗面改变了他的命运。从一个普通的国企职工到现在的成功老板,他的故事听起来像是一部传奇。
芦苇,36岁,这个名字在南阳师范学院附近的小巷子里并不为人知,但他的胡和记面庄却让这个小镇的人们津津乐道。他的故事起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一碗简单的担担面,让他意识到市场上的空白——南方风味面的北方化身。
2008年3月的一天,芦苇在成都的一家热闹的小吃店品尝了一碗牛肉面。他被那独特的香辣口感所吸引,不仅是因为味道,还因为这份食物带来的快乐与满足。在那个午后的决定性时刻,芦苇决定将这一切带回自己的家乡。
回到南阳后,芦苇联系上了重庆胡和记面庄。这家曾经默默无闻的小餐馆,却拥有着令人惊叹的地缘优势:它拥有一套标准化流程,从调料研发、生产分厂、运营中心到售后服务,每一步都经过精心打磨。加盟费只有1万元,这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人来说,是一笔微不足道但又充满希望的开端。
加盟后的培训只用了一个星期,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厨。而最关键的是,那些看似复杂但其实简单的问题,都有专门设计好的“量勺”来帮助解决。一切似乎都那么顺理成章。但即便如此,当第一批顾客走进店铺时,芦苇还是紧张得睡不着觉。他知道,要保持这种新鲜劲儿,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然而,当夜幕降临,那首先由担忧而起的声音逐渐消失,最终变成了赞扬与称赞。当晚上十几米长的人群排队等待进店的时候,芦苇的心中终于放下了最后一点不安。那一天,他们卖出了接近4000块钱,即使到了九点半关门的时候,也依然有人留下来等待第二次入场。
自此以后,每天早上九点半开业至晚上九点半关门,全年无休,只为了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那份简易却非凡的情感。随着时间推移,一种奇妙的事实出现了:尽管价格平价,但是顾客络绎不绝,而营业额也日益攀升,在旺季甚至达到五六千元人民币以上。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口味与服务之上的基础之上,没有哪一样是偶然发生的事故或意外收获。
通过不断地改良菜品,以适应北方人的口味,同时对服务态度要求极高,使得胡和记面庄迅速崛起。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他已经成为河南省最大的胡和记总代,并且计划未来五年内扩大至500家连锁店。这位曾经作为“门外汉”的男人,如今已经成为人们眼中的英雄人物,因为他懂得如何把握机遇,用一种既简单又深刻的情感触动每一个人的灵魂——那就是改变命运的一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