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案例大学生一灯之光照亮世博会
在四川师范大学,王博豪的名字响彻整个校园,他仅仅是18岁就拥有一项国家专利,并且19岁便投资创办了自己的灯泡厂。在同学们为毕业后的工作生涯焦虑时,他的led灯已经成功地销售到了上海世博会。目前,他已卖出了超过100万只灯泡。
王博豪,个子不高,但他稚气的脸上挂着一副眼镜,让人难以将他与“成都市锦江区登峰节能环保灯厂董事长”这样的头衔联系起来。他拥有一个国家专利——led节能环保灯。记得那次家里灯泡坏了,妈妈换了后烫伤了手,那时候他想:“为什么不让灯泡发光而不是热?”如果能做到的话,或许能够大幅度节约能源,这样爱琢磨的王博豪并没有停留在想象层面,而是立即开始研究。
从小起,就是个科学迷,从玩具到电视机、小霸王学习机,都逃不过他的拆解之手。而为了找到可能的解决方案,王博豪查阅了大量资料,并进行多次实验,最终成功研制出自己想要的一种特别的led节能环保灯。
led,就是“发光二极管”。王博豪介绍说,一盏led节能灯由不同数量的led组成,可以产生不同的亮度。更独特的是,只要一盏lamp中的-led数量少于100根,其功耗都是1.7瓦。而关于这款产品的节能效益,王博豪以自己公司办公室为例算了一笔账:原来使用荧光灯管总功率40瓦,如果用同等数量(24根)荧光管计算,每根则需960瓦;而替换为1.7瓦功率的一款led节能灯后,该办公室40台单体LED总功率68瓦,比原有情况下减少93%。因此,在家庭正常使用一年内电费不会超过两度。此外,由于采用全LED转化电力直接变成光,因此避免传统燈泡热量浪费;无毒气体添加使其环境友好;采用防爆工程塑料制作,更克服了传统玻璃燈泡易碎性缺陷。
当年轻学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时,他刚满17岁。当北京研究所给他寄来合作转化通知,他们愿意以5000万元收购他的专利技术。那几天,尽管这个数额足够改变生活,但他还是拒绝了,因为对于未来的计划和梦想来说,这只是初始步伐。
然而,当初学阶段摆地摊的小伙子决定拒绝收购、自主创业时,有些人认为这是愚蠢之举。但反正,对于这些担忧和批评,没有动摇过他的决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我不是搞学术研究的人,我更喜欢与人打交道。”高中期间空余时间仍坚持摆地摊经商,与亲朋好友筹集资金30万成立“成都登峰节能环保装配工厂”。
2007年,也就是考入四川师范大学外事学院以及筹资成立公司的时候,是两个重大的转折点。一方面是商业模式上的尝试,一方面是市场策略上的探索。当时张贴广告、发放传单,还请大学生志愿者帮忙宣传,以成本价向越南、老挝等国出口了一批产品。这次尝试虽然失败,但也提醒他品牌建立和销路拓展至关重要。
随后通过参加科技竞赛及各种创新活动,如挑战杯科技竞赛金奖获得者,以及被推荐参与其他比赛,最终夺得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大赛第一名并获得10万元奖金,不仅提升知名度,也帮助打开销售通道。此外,便捷金融支持政策如银行信贷额度支持、高新区辅导服务,使企业快速发展壮大。最后一次访问创业园区工作人员李春城对产品印象深刻,将党政办公楼照明改用此类低碳设备。这导致月销量稳定增长至10万只以上,为实现目标奋斗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