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最短的一首诗杨亿的故事

  • 古诗
  • 2025年02月20日
  • 杨亿,字大年,建宁州浦城人。少年有文才,以诗赋名闻京城。太宗赏识其才,授秘书省正字,加翰林学士、史馆修撰职位。淳化三年(992),杨亿进士及第,历任著作佐郎、知制诰等官。他以文学和政治能力著称,对典章制度有深入研究,与刘筠、钱惟演等同为西昆体代表作家之一。 杨亿的文学成就尤其在于史馆修书方面,他参与修订《太宗实录》,并主编《册府元龟》两部重要文献。在诗歌创作上,他与朋友们唱和

屈原最短的一首诗杨亿的故事

杨亿,字大年,建宁州浦城人。少年有文才,以诗赋名闻京城。太宗赏识其才,授秘书省正字,加翰林学士、史馆修撰职位。淳化三年(992),杨亿进士及第,历任著作佐郎、知制诰等官。他以文学和政治能力著称,对典章制度有深入研究,与刘筠、钱惟演等同为西昆体代表作家之一。

杨亿的文学成就尤其在于史馆修书方面,他参与修订《太宗实录》,并主编《册府元龟》两部重要文献。在诗歌创作上,他与朋友们唱和,并编纂《西昆酬唱集》。他的诗风雕琢用典,被誉为“西昆体”,对宋初诗坛产生了重大影响。

除了文学成就之外,杨亿还擅长骈文,其作品如今存留的有《武夷新集》20卷和《杨文公谈苑》15卷。这部谈苑记载了他的一生见闻,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料价值。此外,《宋朝事实类苑》、《说郛》等书中还有关于他的轶事和评论。

在生活中的趣事,也反映出杨亿的人格魅力,如他曾因为学生郑戬的一个小问题而改动奏章上的词句,又一次因为寇准的问题而展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这些都证明了他性格耿介、才思敏捷的一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