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丽人行反复绘影之美
于右任,名刘学裕,字右任,以诗书画闻名,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家、政治家和书法艺术大家。出生于陕西省三原县,他的祖籍在泾阳斗口村。早年曾是同盟会成员,参与了辛亥革命,并在国民政府中担任过多个高级官员。他还是中国近代著名报刊的创办人之一,与好友刘觉民等人共同创办了复旦公学和中国公学,还筹划了《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立报》,推广资产阶级思想。
1922年,他创建了上海大学,并在1926年与冯玉祥、刘觉敏等人合作解救西安之围。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还担任过国民政府审计院长和监察院长。此外,他也是著名的诗词作者,其作品深受后人的喜爱。于右任被誉为“当代草圣”、“近代书圣”,并被认为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三个里程碑之一(另两个是王羲之和颜真卿)。
他对教育有着极大的贡献,在辛亥革命期间,他作为一位先驱,为创办许多重要高等学校做出了努力,被尊称为“元老记者”。1906年4月,于右任前往日本考察新闻业,并募集资金支持《神州日报》的运营。在那里他结识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此后,他在上海成立了一系列反清廷的媒体,如《神州日报》、《民呼日報》及《民立報》,揭露污吏、帝国主义侵华阴谋,并宣传民主自由思想。
1912年的春天,当孙中山辞职时,于右任也离开了政界回到上海继续编辑他的新闻机构。但随着第二次失败,《民立報》的办公室被关闭,而他不得不逃到日本再次开始反抗袁世凯统治。1927年起至去世前夕,一直担任国军驻陕总司令、陕西省政府委员以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等职务,最终因病去世于1964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