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尽已无擎雨盖幼儿古诗佳作300首

  • 古诗
  • 2025年02月20日
  • 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 在一片盛夏的热浪之后,荷花已经枯萎,无力再挺起那条巨大的叶子来遮挡骄阳下的细雨。然而,菊花依然坚持着它的傲骨,在霜雪覆盖之下,也不肯低头。每年的这个时候,是不是特别适合回忆往昔的美好景色?正是橙子转黄、橘子的绿色最为鲜明的时候。 这首诗,是苏轼特意为刘景文所作。这位诗人,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精湛的手法,将自然界中的一些触动人心的事物描绘得淋漓尽致。他生于眉州眉山

荷尽已无擎雨盖幼儿古诗佳作300首

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

在一片盛夏的热浪之后,荷花已经枯萎,无力再挺起那条巨大的叶子来遮挡骄阳下的细雨。然而,菊花依然坚持着它的傲骨,在霜雪覆盖之下,也不肯低头。每年的这个时候,是不是特别适合回忆往昔的美好景色?正是橙子转黄、橘子的绿色最为鲜明的时候。

这首诗,是苏轼特意为刘景文所作。这位诗人,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精湛的手法,将自然界中的一些触动人心的事物描绘得淋漓尽致。他生于眉州眉山,这个地方给了他许多灵感,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代文学家、书画家的代表人物。他出身寒门,但家庭文化教育良好,他的祖父苏序是诗人,他的父亲苏洵长于策论,而母亲程氏亲自教授他读书。嘉祐二年,他参加礼部考试,获得第二名。在殿试时,与弟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为母亲去世,所以回到了蜀地。

他的才华很快就被发现,被欧阳修推荐到凤翔府担任判官。在任期结束后,他继续在政治与文学上有所作为,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之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