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废柴到富翁一位下岗女人的逆袭创业故事感悟
朱金凤,曾是沟帮子镇机电厂的一名职工,那里曾经繁荣昌盛,是一家人生活的安宁港湾。然而,80年代末期,机电厂倒闭了,她失去了铁饭碗的保障。
面对女儿天真无邪的笑容,朱金凤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和不舍,她无法向女儿坦白他们家庭的困境。就在她为日常生活生计而头疼时,一场更大的打击降临在她身上——得知自己患有绝症。
躺在病床上,看着诊断书上的字迹,朱金凤几乎崩溃。她想到了工作丢失、医疗债务以及未来无限的担忧,但她的坚强让她没有放弃。医院期间,她看到许多女性出租车司机,这启发了她的创业灵感。
尽管医生和丈夫劝阻,她还是决定提前出院,并开始学习汽车驾驶。在学车过程中,由于身力不足,只能借助砖块才能握住方向盘,每天都感到疲惫不堪。但几个月后,她终于拿到驾驶证,并购买了一辆旧面包车。
一个人开车卖票,不顾季节变换和恶劣天气,朱金凤独自一人经营客运服务。她成为当时唯一的一位女性司机。在逆境中找到了希望后,她开始筹备自己的大米加工业务,在北京复查身体时,无意间发现街头人们用白面换大米,这激发了她的创业点子。
1991年,当朱金凤积累了3万多元钱后,他们夫妇决定投资建厂房、购置设备,最终成立了一家米业加工企业。这标志着朱金凤的事业正式展开,而这段艰难但充满希望的小小起步,将成就一个跨越千里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