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休学创业备尝艰辛的故事十大经典创业案例中的人物篇
他以“离校休学—成功创业—入校复学”的独特经历,成为2005年度“江苏省十佳青年学生”;3月27日,他又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的光荣称号。他,就是扬州大学文学院的史晓亮同学。
两年多前,史晓亮休学北上,在北京中关村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并成功地掘取到“第一桶金”;去年九月,他又重返校园,继续学业;如今,他一边学习一边经营着自己的公司。昨天,记者在美丽的扬大校园里,与史晓亮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从而了解到一个在校大学生独特的创业经历。
休学创业备尝艰辛
史晓亮是甘肃武威人,2001年8月被扬大文秘专业录取。在初进校的一年多时间里,史晓亮一直感到一种压抑,一种学无所成的空虚,因此产生了暂时离开校园的念头。
在说服父母后,2003年9月,史晓亮向学校提出了休学申请,在老师和同学们不解的目光中,他背起简单的行囊离开了校园,踏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刚到北京的日子十分艰难。身上带的钱有限,只能住在中关村一个地下室里,其中条件很差,但这在北京已经算便宜了。最初,只能靠替别人抄写文稿、去电脑公司揽活修电脑、帮别人散发宣传广告维持生活。
渐渐地,由于不断学习和实践,最终通过新东方软件培训班获得JAVA认证,这让他的就业形势有所转变。他得到了清华紫光公司聘用,不久后,又凭借扎实技术和吃苦耐劳精神,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小规模企业经营并获利数十万元,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为他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成功掘得“第一桶金”
随着经验积累和市场认识提升,他们开始涉足电子商务领域。在帮助维护郑州工艺品网站过程中触动之后,他们意识到扬州工艺品更具潜力,无论是在文化内涵还是品种数量上都远超郑州,而且当时正值扬州推动全民创业与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天时地利人和”,他们决定抓住这个机会回归学校,以此为契机,将个人职业规划与教育目标相结合,同时利用网络平台拓展业务范围,使之兼顾教育与商业双重目标。
复学创业“两不误”
2005年8月,当他们重新回到久违的地方——扬州大学的时候,他们没有放弃任何一次机会来将自己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态付诸实际行动,而是利用假期期间走访各个工艺品生产厂家,与他们沟通交流,为即将成立的事务单位做准备工作。此外,还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图书馆查阅资料,并拜访相关专家听取意见,以确保事务单位能够顺利运营。此举既保持了其作为学生身份下的正常学习,也使其自身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同时也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他们正在筹划成立名为半塘科技咨询有限公司的事务单元,并计划推出网店服务,不仅要提供中文版,还计划开发英文版以及繁体中文版。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一个梦想:把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引导至真正了解并欣赏中国古典艺术之旅,让更多国人的心灵受到震撼,让全球人民都知道中国古典艺术不可思议的地位。
当然,这一切不是一蹴而就,是需要长期努力和持续探索才能达到的。但对于那些渴望改变现状、勇于追求梦想的人来说,这样的故事无疑是一盏明灯照耀前路。而对于我们这些还处于起步阶段的小伙伴们来说,更应该从这个故事中学会一些什么:勇敢迈出一步,即使困难重重也不放弃,因为每一步努力都是朝着梦想迈进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