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四月周岸登的诗意回归

  • 知识
  • 2025年02月20日
  • 在那个清明的早晨,1872年,一位名叫周岸登(字道援,号癸叔)的才子诞生于威远一和乡的人家,他的出生地白鹤湾与繁华的城区相隔十里之遥。幼年的周岸登展现出了对词学的浓厚兴趣,他仿效吴梦窗、周草窗这两位词人,使得他的词风在当时就已显露出非凡。 随着年龄增长,周岸登不仅学习成绩优秀,在乡试中以童生及第秀才,这为他后来的文坛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光绪十八年的19岁时,他再次取得了中举人的荣誉

乡村四月周岸登的诗意回归

在那个清明的早晨,1872年,一位名叫周岸登(字道援,号癸叔)的才子诞生于威远一和乡的人家,他的出生地白鹤湾与繁华的城区相隔十里之遥。幼年的周岸登展现出了对词学的浓厚兴趣,他仿效吴梦窗、周草窗这两位词人,使得他的词风在当时就已显露出非凡。

随着年龄增长,周岸登不仅学习成绩优秀,在乡试中以童生及第秀才,这为他后来的文坛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光绪十八年的19岁时,他再次取得了中举人的荣誉,这让他的名字在士林中响起,为他赢得了“蜚声士林”的美誉。

然而,就如同所有生命一样,终究是有限的。1942年9月的一天,周岸登因血溔病逝世,而他选择安葬的地方则是在望江楼畔狮子山之阳,那里的风景优美,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也许可以说这是他最终选择归宿的地方。尽管生命短暂,但他的文学遗产却将永存历史,让后人能够感受到那份久远而又独特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