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生创业故事影片补妆师一年收入500万
当我在电影院里,被银幕上一幕幕油画般浓重鲜艳的画面深深震撼的时候,我可能想不到这样的画面并非原始镜头拍摄出的效果,而是电影调色师“补妆”后的效果……近年来,《白鹿原》、《无人区》等一部部国产的出炉,都离不开“中国第一电影调色师”马平的鬼斧神工,他能让一帧帧平淡无奇的电影画面变得精彩而唯美。 然而,这一新兴行业虽年薪百万却人才匮乏,目前全国从业人员仅十多人。如何才能成为马平这样时尚的“影片美容师”?他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又是怎样的呢?
受打击,北漂小伙誓当“调色先锋”
今年39岁的马平,出生在西安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4岁那年,同龄玩伴们还在读中学,他就考入西安交大少年班,并听从家人的建议主修力学。但随着年龄增长,马平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电脑和影像艺术。他特别喜欢看影视剧,通过自学,他成为了中国第一批熟悉互联网的人。
1994年,当我从西安交大本科毕业后,我放弃了令人羡慕的出国留学机会,而是遵循自己的爱好去西安电视台当了一名临时工,从事节目剪辑、混音等影视后期工作。那时候,我选择让我的父母无法理解,就连作为科学工作者父亲更是认为我“不着调”。
我精通互联网,在业余时间疯狂钻研IT技术,有一次帮助留学美国朋友追回被盗网游账号,让我的名字渐渐地成为圈内小有名气的小正义黑客。我对IT技术痴迷,一度冷落了女朋友。当相恋不久的女友第一次走进我的房间时,不禁大吃一惊。她发现那个温文尔雅、身材挺拔、头束长发的人物竟然房间里到处散落着PC零件、摄像机器材、臭袜子和堆满方便面盒子的昏暗灯光下。
几天后,她以“我一个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男人怎么懂得照顾爱人”为由,与我分手了。我失去了初恋,也找回阳光开朗的一日,那是我最痛苦也最难忘的一个阶段。在北京租住地下室啃冷馒头两周,有过因没钱交房租被赶到街上的经历,但对于影像制作与坚持依旧如初。
2002年,我进入中国影视集团旗下华龙电影数字制作有限公司担任特效处理。这是我稳定工作后的开始,因为英文能力强且了解IT技术,使得我接触到许多新设备与新技术。在此期间,我领略到了电影调色技术魅力。这让我决定要成为这方面的人才,为国产影视剧做出贡献。
2003年,在韩国和美国学习专业课程,以及实习于韩国某公司,以一年时间掌握专业调色的技能,更因为对艺术敏感,与导演紧密合作,用饱满画面的色彩烘托剧情。此刻,对于这个职业已经充满信心,只愿意回到国内,将所学技艺应用于国家文化产业中,为之尽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