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溯宁的云端物流创业故事大学生如何打造创新基地

  • 知识
  • 2025年02月16日
  • 中年危机:田溯宁如何在云计算领域找回青春 在45岁那一年,田溯宁面临了“中年危机”。当时,他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拥有亚信创始人、原中国网通CEO和宽带资本董事长等多重头衔。但是,这些荣誉对他来说变得无关紧要。每年,他都会花费几个月的时间在硅谷深入了解新技术,但这已经成为他的习惯。 四年前,在美国洛杉矶的一次聚会上,田溯宁与早已功成名就的朋友张明正讨论起了Wi-Fi技术

田溯宁的云端物流创业故事大学生如何打造创新基地

中年危机:田溯宁如何在云计算领域找回青春

在45岁那一年,田溯宁面临了“中年危机”。当时,他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拥有亚信创始人、原中国网通CEO和宽带资本董事长等多重头衔。但是,这些荣誉对他来说变得无关紧要。每年,他都会花费几个月的时间在硅谷深入了解新技术,但这已经成为他的习惯。

四年前,在美国洛杉矶的一次聚会上,田溯宁与早已功成名就的朋友张明正讨论起了Wi-Fi技术。他们认为Wi-Fi是一个有巨大商业潜力的领域,但最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这段经历让两人陷入了迷茫,对未来充满疑问。

半年的时间里,田溯宁和张明正不断思考是否应该退休。但是在一个夏天,他们决定一起去硅谷探索创新型中小企业。在那里,他们发现了云计算这个概念,并意识到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

四年后,当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CEO梁念坚、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以及用友软件董事长兼CEO王文京与张明正会面时,田溯宁已经在北京亦庄开发区建立了一座名为“云基地”的物流中心。

“故乡的云”是田溯宁的一个梦想。他希望通过云计算改变中国IT行业,使其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在一次访问万事达会议期间,他发现一封丘吉尔写给海军部长的话:“选择石油而非本土煤炭作为动力源”,并将此比喻为今天数据信息时代中的石油动力,是不是可以帮助推动国家发展?

田溯宁曾经担任过IT行业相关职务,但他从未真正参与过技术研发。当他遇到新的技术时,他总是感到好奇并且兴奋。他说:“过去,我们做不了芯片,也做不了操作系统。”

随着杨致远等人的启发,田溯宁认识到了cloud computing(即云计算)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一种新技术,而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它能够使得资源更加便宜、高效地被分配使用。杨致远告诉他,当操作系统能够管理几十台甚至上百台机器时,那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虚拟化,这意味着整个产业链都发生了变化。

因此,当三位老朋友——杨致远、张明正和丁健再次相聚时,他们决定共同打造一个名为“故乡之云”的项目。这是一个结合传统IT经验与现代科技革新的尝试,它旨在利用广泛而深厚的人脉网络,为中国乃至全球提供更高效、更可靠的服务平台。

如今,在亦庄开发区的大楼里,有1100多人工作,其中包括9家公司,这些公司布局了从硬件到软件,从解决方案到服务的地各个环节。这些公司不仅共享资源,还形成了一种合作关系,每一步都注重商业模式的定义,以确保现金流稳定。而对于投资顺序来说,“先从硬件做起,再上软件,再做解决方案和系统集成,每一步把商业模式都要定义好”这一原则被严格遵守。

虽然这个项目还处于初期阶段,但它已经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因为它代表了一种可能彻底改变我们使用电脑习惯、新颖而具有革命性的想法——将来我们的电脑可能只需要作为简单终端,用以连接互联网,并依赖于基于Web服务进行各种活动,而不是像现在那样需要安装各种软件并进行配置升级。此外,由于其不可预见性和快速发展特点,“cloud computing”仍然是一个正在不断拓展创新的领域,对未来的影响尚需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