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清致的雪霜中绽放着一段浪漫的表白故事

  • 知识
  • 2025年02月13日
  • 在一年的清致雪霜中,绽放着一段浪漫的表白故事。1904年,天津,严氏家塾。那时,她十岁,在城西的严氏女塾念书,喜欢穿素净的长棉袍和厚厚的毛坎肩,把一头长发盘进帽子里,打扮成男孩子的模样。 女塾设在严家的偏院酒坊院中,念书的都是严家的女子,也有几个亲友家的孩子,比如她。女塾和男塾各居院子的一侧,中间的操场是轮流使用的。女孩子们在操场上体育课的时候,就会把通往男生院子的门关上

在一年清致的雪霜中绽放着一段浪漫的表白故事

在一年的清致雪霜中,绽放着一段浪漫的表白故事。1904年,天津,严氏家塾。那时,她十岁,在城西的严氏女塾念书,喜欢穿素净的长棉袍和厚厚的毛坎肩,把一头长发盘进帽子里,打扮成男孩子的模样。

女塾设在严家的偏院酒坊院中,念书的都是严家的女子,也有几个亲友家的孩子,比如她。女塾和男塾各居院子的一侧,中间的操场是轮流使用的。女孩子们在操场上体育课的时候,就会把通往男生院子的门关上。这是典型的中国少女的做派,严氏家塾虽开了女性教育的先河,在这儿念书的小姐,却仍是羞涩而腼腆,她们小心翼翼地紧闭那扇通往异性的门,与中国几千年来的少女殊无二致。

可她那时只有十岁,没有什么可以挡住一个孩子好奇心。她喜欢看他们跑步、读书、高谈阔论,他们中有一个清瘦的小伙子,他沉默寡言,可渐渐地,她留意到,他才是最不容忽略的人。当少年们因为某个问题争执不下时,都会征询他的意见,只有他的话能平息两方争端。他天生有一种沉稳气度,让人信服。

后来,她便知道了,他叫梅贻琦。他是天津本地人,那年十四岁,有九个姊妹,对于他来说,是艰难重重。他父亲失业了,还染上了鸦片,一家人生活无依,只得吃到半饥半饱,而他却能成为严氏家塾里成绩最优良学生,让她感到惊讶。

经过半年的观察,这位小伙子的名字被刻入她的记忆之中。在那个寒冷而又充满期待的一年末,将要结束的时候,他离开了这个地方,那个冰冻过的地面将再次覆盖新雪。而她,则踏上了自己新的学习之路,那是一条充满挑战与希望的小径,但它也为她的未来埋下了一颗种子——对知识和爱情未知领域深深迷恋的心理准备。

四年后,当梅贻琦从保定高等学堂毕业,被选为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去美国东部伍斯特理工学院攻读电机工程时,她已经从幼师毕业,并且继续留在了幼儿园工作。她听说过他回国后的情况:尽管生活依然艰苦,但他没有任何怨恨或痛苦的情绪;他选择回国,不仅因为家庭,更因为责任感强烈,而不是为了逃避或寻求安慰。

1914年的春日暖阳下,他们终于正式认识。在大沽口码头迎接归来的梅贻琦时,那些曾经遥远而神秘的声音,如今就在耳边轻轻响起:“你豁出去了吗?”“豁出去了。”答案简单直接,却承载着两人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和未来的承诺。

婚后的第一个冬季,他们迎来了第一个宝贝——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此后,又跟随着更多温柔多彩的人生画卷展开。然而,无论是在华盛顿还是昆明,每一步都伴随着共同努力与牺牲,这份相互支持,是他们关系中的另一种形式美丽——不言而喻却触动每个人心弦的情感联系,它让他们成为彼此坚强不可摧毁的一个团体,即使是在历史的大潮汹涌澎湃之际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