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故事两个85后的川味麻辣小吃传奇
在当下这个充满激情与挑战的创业时代,不少人梦想着改变世界,追逐那些看似高大上的热词,如电商、风投、大数据。然而,有两个“85后”——刘博和李兴强,他们选择了一个更为踏实的小吃项目,以网络作为助力,成功打造了接地气的创业故事。在短短三个月时间里,他们吸引了4000多名忠实顾客,每月收入达到了5万。
两人的见面时间选在他们最忙碌的时候——上午9点半。当你来到他们位于振华路的小店时,你会被那里浓郁的香辣味所包围。李兴强正手拿大勺站在煤气灶前不停地搅拌着一锅香辣蟹,而另一边的锅里正在焖着麻辣田螺。一旁的刘博站在冰箱前边给两部手机充电边翻看着顾客的订单,并一一记下来。
从早上5点半开始,两人就已经开始忙活。刘博要去长途汽车站接取当天刚从江苏运来的新鲜小龙虾,然后赶回店内清洗。而李兴强则要去菜市场采购这一天所需的原材料。7点左右,两人简单地吃过早饭,就开始制作包括口水鸡、麻香牛肚在内的大约十种热菜。当中午11点左右,刘博将所有顾客订购的小吃全部分盒装好,并制定出最合理的送货路线,将订单一一送出。
直到下午1点半,他才将中午6单全部送完。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大约挣得近千元。不久之后,他们又继续工作直至下午4点,再次备齐不足货物,为晚上的客户准备。这是他们最忙的时候,因为夏天晚上很多人喜欢订购夜宵,小吃成了最佳选择,有时候甚至需要送到凌晨1点才完成所有订单。
每个菜品都经过22次调味制成主打小龙虾。在最初只有9个菜品,现在发展到了14个,其中每一种都经过细心筛选和调整。为了配得上“主打菜”的称号,他们重新筛选原材料,用花椒、辣椒等重要提味原料,从四川直接订购。而对于其他菜品,如拉皮、口水鸡,这些需要淋汁才能达到最佳口感,所以它们是在目的地送达后再加汁,这样可以确保食材不会因为温度变化而影响口感。
想法起源于困境,当年刘博和李兴强是同事,在计算机销售行业工作,但随着传统销售行业受网络销售冲击,他们决定辞职并自己创业。此时他想到让顾客网上下单,然后由他们带川菜到家,这样的模式既不需要太多成本开设实体店,又能结合两者的优势,是一个好的项目。当晚,他立刻告诉这个想法给他的搭档李兴强,并得到迅速响应。
起步阶段,不敢贸然辞职,所以先兼职做互联网小吃。但仅用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有了固定的“辣粉”,订单多到忙不过来。这让他们更有信心放手,一切准备就绪后,在今年2月份生意再次启动。不过,由于无法准确预估每日需求,一旦订单太多,还不得不临时补货再跑市场买。这是一个紧张但充满希望的过程,因为靠新鲜材料和传统烹饪技巧,让二人的麻辣小吃越卖越好,每个尝过的人都会成为忠实顾客。
现在,他们已步入正轨,因为订单太多,还聘请了一位伙计帮忙,对未来发展也有计划。“市南区也设立了配送点,每天早上都会来提货。” 刘博说,同时还计划在黄岛开加盟店,只提供秘方,不参与经营,最终目标是开设名为“辣否”的实体店,让顾客进门即享受正宗川味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