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昀苏辙人物篇

  • 知识
  • 2024年12月30日
  • 张若昀,字子由,是宋朝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晚年自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人们称他为“小苏”。张若昀是散文家,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栾城集》。 与其父、兄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神宗年间曾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为著名的散文家和哲学思想家之一

张若昀苏辙人物篇

张若昀,字子由,是宋朝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晚年自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人们称他为“小苏”。张若昀是散文家,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栾城集》。

与其父、兄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神宗年间曾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为著名的散文家和哲学思想家之一。在治河争论中,他作为第三次回河的主要反对者,对黄河决口问题提出过多项意见和建议。

生平

张若昀出生于仁宗宝元二年二月二十日(1039年3月18日),与兄长苏轼一起中进士。不久因母丧,返里服孝。嘉祐六年(1061),又与兄长同中制举科。当时因“奏乞养亲”,未任官职,此后曾任大名府推官。

熙宁五年(1072),出任河南推官。元丰八年(1085),旧党当政,被召回,任秘书省校书郎、右司谏,进为起居郎,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最终崇宁三年(1104)定居颍川过田园隐居生活,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为事。他卒于1112年十月三日(10月25日),死后追复端明殿学士,谥文定。

人物活动时间表:

嘉佑六年,与兄长同中制举科。

熙宁五年出任河南推官。

元丰二年的治水斗争。

元祐四年的治水斗争。

宋神宗时期担任翰林学士等职位。

评论

治学方面

张若昀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政论中纵谈天下大事,如《新论》(上)说“当今天下之事,治而不至于安,乱而不至于危,纪纲粗立而不举,无急变而有缓病”,分析当时政治局势,一针见血。此外,他还以古代历史中的国君行为来评判现实政治,比如《六国论》指出了齐楚燕赵四国不能支援前方的韩魏,从而暗喻了北宋王朝前方受敌后方安乐的情况。而在史论文作上,他也采用了古今比较的手法,如《三国论》,将刘备与刘邦相比,从不同角度评价他们的智慧和勇气,并以此来批判或赞扬某些政治行动或领导风格。

古文写作

在古文写作方面,也有一定的主张。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说:“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认为养气既在于内心修养,但更重要的是依靠广阔的人生阅历。这一点体现在他的文章风格汪洋澹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如他的《黄州快哉亭记》,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不仅描绘了自然美,还展现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一种超脱的情怀,这使得他的文章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思想深度。

诗歌创作

虽然早年的诗歌创作力图追步哥哥苏轼,但总难以达到那样的高水平。不过随着年龄增长,对农民生活了解较多,他写出的诗歌更加深刻,如《秋稼》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情感色彩,以及晚年的作品如《南斋竹》,意境闲澹情趣悠远,都显示出了他个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和艺术造诣。而且,在对其他诗人的评论方面,他也有自己的主见,如他的《诗病五事》通过内容来衡量标准,对李白白居易韩愈孟郊等都进行了具体分析,有一定代表性意义。

最后关于黄河决口的问题,上疏反对回流政策,并提出停止修建堤防,让自然规律决定洪水流向,而不是人工干预导致更多麻烦,这份理性的声音虽未被即时采纳,却体现了他对于国家大计及民众福祉关注的心思以及清晰逻辑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