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诸子侄小孩的古诗三百首

  • 知识
  • 2024年12月27日
  • 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诸子侄:虞集的古诗三百首 江山信美非吾土,漂泊栖迟近百年。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梦觉听啼鹃。 作者介绍 虞集(1272~1348),元代著名学者、诗人。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先生。他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大家”。 注释及译文 至正:1341年,元顺帝改年号为“至正”,这一年(农历辛巳年)的寒食日,写了这首诗

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诸子侄小孩的古诗三百首

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诸子侄:虞集的古诗三百首

江山信美非吾土,漂泊栖迟近百年。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梦觉听啼鹃。

作者介绍

虞集(1272~1348),元代著名学者、诗人。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先生。他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大家”。

注释及译文

至正:1341年,元顺帝改年号为“至正”,这一年(农历辛巳年)的寒食日,写了这首诗,为自己的弟侄辈们所作。

梦觉:梦醒。

赏析

在寒食时节,虞集与族中后辈祭扫先人之墓,不禁感慨系之。这首诗以三国时王粲《登楼赋》中的句子“虽信美而非吾土,以何足以少留”为抒发故土之情的依据。意谓此地虽然富饶美丽,却非故乡,不免有漂泊离根之感。虞集家乡本在四川,但自其父迁居江西以来,他已在异乡生活多年。面对葬于异乡的先人的坟茔,这种对故土的思念就更加强烈了。

每当清晨醒来,一声杜宇啼鸣声萦耳,此种情怀更显得刻骨铭心。在这样的场景下,他不仅感到自己是流浪者的命运,更深切地体会到了离别和归隐的心境。

此外,该诗还通过描述山舍墓田与水曲相似,以及不堪入耳的鹃鸣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者对于身处异乡生活状态下的无奈和悲凉。此种情绪不仅表现在他个人身上,也可能体现出当时社会上许多知识分子的共同心理状态,即他们被迫远离理想中的归宿,而只能寄希望于将来能够重返那片神圣的地球——故乡。

总而言之,这首《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诸子侄》的创作,是一篇融合了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个性色彩的情感抒发,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宋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并且作为一位伟大文学家的作品,它展现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一种哲学思考,同时也承载着他内心深处对于家庭和祖国永恒爱恋的心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