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寻根文学的故事

  • 知识
  • 2024年12月03日
  • 我,方文(1612-1669),字尔止,号嵞山。原名孔文,字尔识。明朝末年更名为方大铉长子。我是方德益的第十三世孙。在那个被称为桐城的地方,我出生和成长。这片土地见证了我的一生,也孕育了我的诗歌。 我自诩是一个明末的诸生,但在清朝建立后,我选择不仕官职,而是过起了一种游食、卖卜、行医或充当塾师的生活方式。我与复社和几社中的朋友们交往,这些人都以其气节著称,他们是我学习和励志的榜样。

方文寻根文学的故事

我,方文(1612-1669),字尔止,号嵞山。原名孔文,字尔识。明朝末年更名为方大铉长子。我是方德益的第十三世孙。在那个被称为桐城的地方,我出生和成长。这片土地见证了我的一生,也孕育了我的诗歌。

我自诩是一个明末的诸生,但在清朝建立后,我选择不仕官职,而是过起了一种游食、卖卜、行医或充当塾师的生活方式。我与复社和几社中的朋友们交往,这些人都以其气节著称,他们是我学习和励志的榜样。

我的诗风有着不同的阶段。早期,我学习的是杜甫的诗歌,那时我的作品多带有一丝苍老之感。而后来,我专注于白居易的风格,写出的诗句简洁明白,如同平常的话语。我擅长叙事,与钱澄之齐名,我们一起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在人们眼中,我们并列而立,被誉为“桐城三诗家”,共同留下了《嵞山集》这部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