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四韵汤显祖的怀念之声
在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一名《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历代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2-3]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此外,汤氏的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也是中国戏曲史上论述戏剧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导演学起了拓荒开路的作用。
汤显祖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出身文博门第,从小受家庭熏陶,勤奋好学。5岁进家塾读书,12岁能诗,13岁从徐良傅学古文词,14岁补县诸生。21岁中了举人。在仕途上,本可望拾青紫如草芥,但科举制度已经堕落成为贵族子弟世袭地位的骗局,而不以才学论人。他虽然洁身自好,一无所动,因而先后两次都严峻地拒绝了招揽。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汤显祖名落孙山。
34岁,他以极低的名次中了进士,即布满荆棘的仕途从此开始。他先在北京礼观政(见习),次年以七品官到南京任太常寺博士。一住七年。在南京,他研究学问,作书中蠹鱼虽至夜半,但书声琅琅不绝于口。这段生活正同因投靠张居正而终于被严加处分的文人形成鲜明对照。
留都也不太平。在文学思想激烈斗争时期,他保持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他与顾宪成等东林党人过往甚密十九年因抨击朝政,被贬为广东徐闻县典史二十一年被任命为浙江遂昌知县,一任五年,但政绩斐然却招致上司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最终二十六年愤而弃官归里。
晚年的他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在家的时间里,也曾有意向科举事业发展,但最终决定放弃,因为他厌恶科举体制中的黑暗和腐败。而他的思想复杂矛盾也在他的戏曲创作中得到反映。但他强烈地反封建思想占据主导地位,与李贽友善,并且批判封建统治者和社会现实中的不公义变态。他的作品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大量问题,如权力欲望、私欲横行等,以及那些因为权力利益而背叛道德的人物形象。
总结来说,汤显祖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思想家,同时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在其丰富多彩的人生旅程中,无论是在政治斗争还是文学创作方面,都留下了一笔不可磨灭的地标性成就。而今天,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那份深厚的情感共鸣,那种对美好过去怀念之情,那种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永恒冲突的心灵探索,这些都是通过他的作品直接传达给我们的,让我们在阅读时能够触摸历史底蕴,同时也让我们自己思考如何面对生命中的各种挑战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