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般流淌的施耐庵情感
,元末明初文学巨匠,原名彦端,汉族江苏兴化人。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一切学问无不精通。35岁中进士后弃官归里,与罗贯中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最终创作了《水浒传》等四大名著。施耐庵于元延祐元年(1314年)秀才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不久任浙江钱塘县尹。他生平记载在《施氏家簿谱》等资料中,其中提到他是孔子门生七十二贤之一施之常后裔,在隐居写作期间避战乱,在兴化以东白驹场购地隐居,并将生活中的故事融入作品。
施耐庵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花家垛岛上,是一座纪念中国古代文学家的馆。在馆内可以看到高3.8米的大理石雕像,以及许多有关施耐庵文物史料和不同版本的《水浒传》。这座纪念馆展示了施耐庵及其作品对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化的影响。
他的墓园位于兴化市新垛乡施家桥村境内,由砖砌三门牌坊包围,有“重修施耐庵墓记”石碑立于墓前,被誉为风水宝地。这位文学巨匠虽然留世资料有限,但其作品至今仍被广泛阅读和研究,他与罗贯中的友谊也成为了历史上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