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经典之韵张翥的抒情篇

  • 诗人
  • 2025年03月21日
  • 张翥,元代诗人,以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其生平充满了学习的渴望和知识的追求。在少年时期,他四处游荡,不断寻找更好的学习环境,最终在著名文人的李存老师身边深造,这段经历极大地丰富了他的文化底蕴。 随着父亲调官杭州,他有机会与仇远等学者交流学习,这段时间对他来说无疑是一次宝贵的机遇,使他不仅在文学上有所成就,而且也逐渐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声誉。张翥曾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那里的生活给予了他灵感

唐诗经典之韵张翥的抒情篇

张翥,元代诗人,以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其生平充满了学习的渴望和知识的追求。在少年时期,他四处游荡,不断寻找更好的学习环境,最终在著名文人的李存老师身边深造,这段经历极大地丰富了他的文化底蕴。

随着父亲调官杭州,他有机会与仇远等学者交流学习,这段时间对他来说无疑是一次宝贵的机遇,使他不仅在文学上有所成就,而且也逐渐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声誉。张翥曾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那里的生活给予了他灵感,也为他的作品增添了一抹浓郁的地方色彩。

至正初年(1341年),张翥被任命为国子助教,一直到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他的事业道路是曲折但又坚定不移的。他的诗词风格独特,有反映农民起义军斗争的一面,也有同情人民疾苦的情感。他的一首《□农叹》中写道:“运送军粮老汉归家来,只见老妻出佣食,四顾筐箧无”,这不仅展现了当时社会矛盾,也让我们感受到那份深沉的人间悲凉。

另外,如《人雁吟》中的“叹息人穷不如鸟,何日相随如雁归”,同样包含着对人民苦难的关切。这类作品使得张翥成为那个时代的一个重要文学代表人物,同时也是一个历史时期重要事件和社会变迁记录者的身份。

尽管在词方面,张翥没有达到诗歌水平那么高,但他的某些慷慨苍凉之作,如〔沁园春〕《广陵九日,与刘士□、成元璋泛舟邗沟》,〔洞仙歌〕《辛巳岁燕城初度》,〔鹊桥仙〕《丙子岁予年五十,酒边戏作》等,都以豪放自得其乐的心境,在清朝被人们推崇。此外,他还撰写散文,但遗憾的是,由于他去世于元末明初乱世,大量遗稿失散,现在能保存下来的只有《蜕庵诗集》4卷和词2卷。

总体而言,张翥作为一位多才多艺的人物,其留下的文字虽然数量有限,却反映出了那个时代复杂多变的社会面貌以及个人对于生命意义和美好向往的一种深刻表达。这一切都值得我们今天去探索、研究,并从中汲取智慧。

猜你喜欢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