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诗人中的施耐庵犹如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文学史上的一页
他的才气横溢,对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都有精深的研究。他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与门下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最终创作出了《水浒传》这部杰出的长篇小说。在元延祐元年(1314年)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再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不久任浙江钱塘县尹。施耐庵故里江苏兴化新垛乡施家桥村有墓园纪念馆,有《施氏家簿谱》存世。
据民间口碑,张士诚起兵反元,在平江称吴王,并聘请施耐庵为军师,但因张士诚降元,施耐庵屡谏不从,因此弃官去江阴祝塘东林庵坐馆。朱元璋发兵围攻平江,战乱波及江阴,这时他想起先后曾任松江同知和嘉兴路同知的好友顾逖是兴化人,因此特意差人给顾逖送去一封信,并附诗一首,最终在顾逖的帮助下隐居在兴化白驹场写成了《水浒传》。
施耐庵生前与弟彦明留有一些作品,如续娶妻申氏、二弟彦才以及门人的罗贯中,他们生活中的许多故事成为他创作的素材。经过再创造,以惊人的艺术才能,将以宋江为首的梁山108将豪侠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死后,他的十二世孙施奠邦发起,将其在白驹镇上的故居改建为施氏宗祠。不幸毁于抗日战火。在1992年,由国家文物局和江苏省、大丰县政府拨出专款建立了施耐庬纪念馆,以纪念这位文学巨匠及其著作对人类文化产生的一切影响。此外,还有许多关于他的文物和史料被收藏陈列,其中包括多种版本的《水浒传》,展现了他对中国古典小说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