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安居士乃如春日游人步履不停于花径之中
李弥逊,字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其生平事迹,如春风中的一缕清香,洒满了宋代的政治与文学。
大观三年(1109),他一举进士及第,不久即被授予单州司户之职,其后历任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起居郎等高位。在政和四年(1114),他因上封事而遭贬知卢山县,但此后他的仕途并未就此停滞。他曾先后出知冀州、瑞州,再次升迁为淮南路转运副使,并在绍兴二年(1132)至吉州知府。
然而,在高宗建炎元年(1127)的变故中,他的仕途再次受到影响。尽管如此,他并未因此放弃自己的信念。在绍兴七年的某个时候,他试图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乱世的感慨和对社会的忧虑,这些作品如《筠溪乐府》等,被认为是豪放之作,其中包含80余首词句,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文学遗产。
李弥逊晚年隐居于福建连江西山,与朋友李纲交往甚密,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及相似的思想倾向。此外,他与其他当时著名诗人的交流也十分频繁,比如他与钱钟书关于文学创作的问题探讨也是颇受推崇。尽管他的很多作品已佚失,但《宋史》卷三八二中的传记仍然让我们能够窥见这位才子的一生及其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