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笔下的张翥翱翔文坛的才子
张翥,字仲举,元代杰出的诗人,以其勤奋的学习态度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赢得了当时文坛的尊重。他的父亲调任至杭州后,他有幸结识了著名学者李存,与之共同研读古籍,这段经历对他日后的文学成就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家乡晋宁以及杭州、扬州等地的生活经历,为他提供了丰富的人生观察与感悟,从而在诗词中展现出独特的情感与哲思。
张翥的作品中,不仅体现出了他对社会现实问题的一种深刻洞察,也反映出了他对于民间疾苦的一种同情心。例如,在《农叹》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一个老汉千里迢迢送军粮,却因官吏逼迫而遭受身体伤害,呈现出一种对底层人民困境的心理共鸣。此外,《人雁吟》也表达了一种对于人类命运与鸟类自由相比感到惆怅的情怀。
尽管张翥在词作方面略显不足,但他的某些作品,如《广陵九日》、《洞仙歌》、《鹊桥仙》,以豪放自如的手法勾勒出人世间炎凉纷扰,让清代文人的心灵得到触动。他还自视甚高,对散文也有所追求,但遗憾的是,由于元末明初动荡不稳,他的大部分作品流散失去,只有《蜕庵诗集》的四卷及两卷词稿留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