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休学创业经历艰辛最终成功人士回首创业故事体会
他以“离校休学—成功创业—入校复学”的独特经历,成为2005年度“江苏省十佳青年学生;3月27日,他又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的光荣称号。他,就是扬州大学文学院的史晓亮同学。两年多前,史晓亮休学北上,在北京中关村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并成功地掘取到“第一桶金;去年九月,他又重返校园,继续学业;如今,他一边学习一边经营着自己的公司。昨天,记者在美丽的扬大校园里,与史晓亮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从而了解到一个在校大学生独特的创业经历。
休学创业备尝艰辛
史晓亮是甘肃武威人,2001年8月被扬大文秘专业录取。在初进校的一年多时间里,史晓亮一直感到一种压抑,一种学无所成的空虚,因此产生了暂时离开校园的念头。在说服父母后,2003年9月,史晓亮向学校提出了休学申请,在老师和同学们不解的目光中,他背起简单的行囊离开了校园,踏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
刚到北京的日子十分艰难。身上带的钱有限,所以史晓亮只能住在中关村一个地下室里,其条件很差,但租金却要300元,这在当时已经算便宜了。最初,他只能靠替别人抄写文稿、去电脑公司揽活修电脑、帮别人散发宣传广告维持生活。但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加强自我提升和技能培训,最终他通过了JAVA认证软件工程师考试。这份考试通过率往往只有两三成,让这段经历成为他今后创业过程中的重要动力。
谈及这段经历时,他显得非常平静:“我从没有后悔,只有庆幸。在学校里想吃苦都吃不到。”
成功掘得“第一桶金”
2004年8月,当怀揣软件工程师证书后的史晓亮参加清华紫光公司工作并参与开发北京地税局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行政处罚模块时,那些艰辛付出终于迎来了回报。当他完成任务并获得2600元报酬时,即使那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笔数,但对于他的心来说,却是巨大的激励和财富。他利用这个小额收入启动自己的事业,将其转化为实力的资金基础,并逐步扩展业务范围至包括软件开发、网站建设、网络推广等领域。
凭借坚韧不拔的心态和精明细致的手腕,他们迅速赢得市场信任,最终实现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商业成绩。一路走来,每一次挑战每一次获胜,都让他的信心更加坚定,同时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复學創業「兩不誤」
回到學校後,不僅繼續深造,也積極開展網絡業務,以網絡為載體,把當地工藝品推向世界市場,這種跨界創新思維與行動讓他成為當代優秀青年代表之一。現在,我們可以看到這位曾經暫時離開學園的人物已經成為全國範圍內公認的地標性人物之一,並且仍然保持著對未來充滿無限憧憬與希望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