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安居士的苏颂宛若天籁之音回响在心间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以才华横溢闻名当世。仁宗庆历二年,他以卓越之笔试中进士出身。旋即知江宁府事,为民请命至深受爱戴。皇祐五年,他被召入宫廷,负责校勘古籍,并在太常礼院担任同知职务。在此期间,他展现了其精通典章制度的才能,被提拔为集贤校理,与朝廷编纂书籍。他还曾因奏对而影响朝政,因而遭罢免,但不久后复出,为度支判官服务。在神宗时期,他升任知制诰,并掌管审刑院,对法律有着深刻见解。
然而,在一次奏对中,他提出了一项对于李定拜官的批评,这一举动触怒了上级,最终导致他再次失去职位。不过,此事并未阻挡他的前程。在元丰初年,他被授予权知开封府及沧州的事务,同时奉命编纂《鲁卫信录》这部历史文献。这份工作体现了他对历史研究的热情和细致。
哲宗元祐初年,当朝大臣们寻求法律与天文学科领域专家的意见时,苏颂再次受到重用,被擢升为吏部尚书兼侍读。此时,由于他在律历方面的造诣极高,便参与到研制新浑仪项目中来。他不仅精通法律,还涉猎天文学,对新技术有着深入理解。在元祐七年的某个日子里,当他的政治生涯达到巅峰之际,即便是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这样高位,也不足以满足他的政治抱负。他继续推行严格法治政策,使得百官皆守法遵职,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得到合适的任命。
然而,不久后,一段时间内无事件发生之后,有传言说他被调往扬州。但最终还是决定让他回归河南生活。此后,在绍圣末期,将近三十年的政治生涯告一段落。当代人们仍然记得他的许多成就,其中包括著作《苏魏公集》,这些作品至今依旧激励着后人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