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学生创业故事田溯宁的云端物流基地

  • 诗人
  • 2025年02月16日
  • 中年危机:田溯宁的云端物流基地 在45岁那一年,田溯宁面临了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中年危机”。当时,他拥有亚信创始人、原中国网通CEO和宽带资本董事长等多个头衔,但这些都变得无关紧要。每年他都会在硅谷待上几个月,深入了解新技术的趋势,这已经成为他的习惯。但是在美国洛杉矶的一次偶遇,让他开始思考还有哪种新技术能让自己焕发青春? 与早已功成名就的朋友张明正共同探讨后

南京理工大学学生创业故事田溯宁的云端物流基地

中年危机:田溯宁的云端物流基地

在45岁那一年,田溯宁面临了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中年危机”。当时,他拥有亚信创始人、原中国网通CEO和宽带资本董事长等多个头衔,但这些都变得无关紧要。每年他都会在硅谷待上几个月,深入了解新技术的趋势,这已经成为他的习惯。但是在美国洛杉矶的一次偶遇,让他开始思考还有哪种新技术能让自己焕发青春?

与早已功成名就的朋友张明正共同探讨后,他们意识到Wi-Fi虽然有很大的潜力,但商业模式尚未清晰。在这半年的时间里,他们都考虑过是否应该退休。然而,在张明正的一个电话呼唤下,两人决定继续寻找答案。这次他们一起访问了硅谷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最终确定:“云计算,不仅前景宏大,而且是中国前所未有的机会”。

四年后的2011年12月12日,当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CEO梁念坚、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用友软件董事长兼CEO王文京和张明正在一同议论“云世界”时,田溯宁已经将自己的“云基地”建在了北京亦庄开发区。

故事中的这个地点,如同丘吉尔故居中的便条一样充满象征意义。记得有一次参加万事达董事会时,田溯宁在丘吉尔故居发现了一封便条,那是一则1912年的信息,说英国舰队因为选择本土煤还是新石油而产生分歧。当海军大臣丘吉尔力排众议选石油为动力,最终促成了皇家舰队海上称霸。田溯宁即刻把这个故事编成短信,并附上一句:今天的海洋是数据信息,云计算会是这个时代的石油动力吗?

回忆起曾经IT产业缺乏“心”,缺乏“魂”的日子,现在看来那些困惑似乎都是过去的事情。而现在,由于杨致远给予他的启示以及对Hadoop深度理解,田溯宁认识到了改变之需。他说:“老板富有,都喜欢对整个国家与人类命运思考,还愿意谈科技报国与理想。”

于是,与杨致远和张明正共同走出的是三个中年男人的故事——一个关于如何通过cloud computing重新焕发青春,是关于如何利用科技去改变现状,是关于如何找到新的生活方式。

如今,这个梦想已经实现,并且扩展到了更广泛的地理范围及更加多样化的人群。在亦庄云基地,大楼内聚集着约1100人,其中包括9家公司,有些公司与宽带资本形成产权关系,有些正在洽谈中。这9家公司布局了从硬件到软件,从系统集成到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每一步都定义好了商业模式,以确保企业能够第一天就有现金流。

当然,这一切并非没有挑战。一路上的困难和挑战让 田溯宁明白,无论是在亚信还是网通,他都需要避免重复以前犯错的地方。他希望找到更多像丁健这样的技术天才,以及那些能够转型到cloud架构之上的技能人才。此外,他还不断地查漏补缺,从芯片到服务器,再到存储、网络交换、软件和瘦终端,一切都要做得完善无遗。

至于未来呢?随着Cloud Computing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也可能彻底改变我们使用电脑的大门打开方式,使用户从以桌面为中心使用各项应用转移到以Web为核心进行各种活动。而对于一个人来说,或许最重要的是,不断地探索未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注入新的活力,即使到了45岁也能再一次焕发青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