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古诗词大全300首若言琴上有琴声人物静听古韵醉心

  • 诗人
  • 2025年02月15日
  • 琴声若自有,何须指尖触?倘言手中有,何待耳边听? 作者:苏轼 朝代:宋朝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即音乐的产生不仅仅依赖于物质工具(如琴)和技术操作(如指弹),更重要的是需要人的思想情感和技艺的融合。诗人通过两个提问引发读者思考,这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美学问题,也是对主客观关系、物理现象的一种探讨。 在唐代,有一位名叫韦应物的人写了一篇《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他描述了江水与石壁之间的声音交响

大学古诗词大全300首若言琴上有琴声人物静听古韵醉心

琴声若自有,何须指尖触?倘言手中有,何待耳边听?

作者:苏轼

朝代:宋朝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即音乐的产生不仅仅依赖于物质工具(如琴)和技术操作(如指弹),更重要的是需要人的思想情感和技艺的融合。诗人通过两个提问引发读者思考,这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美学问题,也是对主客观关系、物理现象的一种探讨。

在唐代,有一位名叫韦应物的人写了一篇《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他描述了江水与石壁之间的声音交响,他的问题与苏轼关于琴音的问题相似,都反映了对自然界声音来源以及主客观关系的一个疑惑。

从字面理解,如果说琴能自己发出声音,那么为什么放在盒子里就没有乐声呢?如果说声音是由手指头发出的,那么为什么不能靠近手指直接听到呢?

苏轼在这首诗中探讨的是如何使得琴能够发出优美的声音。这不仅仅需要具备好的技艺,还需要一种内心的情感体验。他认为,只有当人类的心灵与音乐之声相互呼应时,才能真正地欣赏到音乐带来的精神享受。

此外,从佛教角度看,事物都是因缘所生,因此任何事情都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由其他事物共同作用而成。正如《金光明最胜王经》所述:“譬如机关由业转,地火水风共成身。”也就是说,无论是在科学还是在哲学层面上,我们都可以看到世界中的万象皆为因缘所系,没有绝对孤立的事物。所以,这首诗其实是在探讨宇宙间一切事物之间微妙而又不可分割的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如何产生我们所谓“真实”的感觉。

最后,由于钢丝不同粗细敲击钢片会发出不同的音高,所以按下不同的键,就能奏出不同的旋律。而这个过程,是因为两者的配合才能够创造出那份独特而美妙的声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