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小妖开卖诗的花店南京理工大学学生创业故事绽放在物品间
我,一个80后京妞,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做过编辑,再次成为一位资深广告销售。除了咖啡,我最喜欢的就是鲜花。在2014年4月的一天,我去我的闺蜜沈黎家喝下午茶,那时她刚结婚搬进新家不久。她经常在家里放舒缓的音乐、烤香甜的小饼干、摆美美的花,请朋友来喝下午茶。她说:“每个有花陪伴的日子都很舒心缓慢。”我和闺蜜交谈时得知,她买家的烦恼是捧回家的麻烦,以及小花店搭配效果不佳。我突然灵感勃发,何不开一家“卖诗的奇葩鲜花店”?
很多人知道,世界著名时尚杂志《Marie Claire》原来的造型配饰总监Taylor Tomasi Hill辞职后也开了花店。也许,美女都有开咖啡馆和鲜花店的梦想。我对当老板信心满满。
首位客户竟是“时尚女王”苏芒。我们发现很多女人喜欢鲜花,但高端商店太贵,小商小贩则品质差,我们决定填补这个市场空白。
2014年6月,我们热热闹闹地开业了!与众不同的是,这里送出的花都配有与之对应的一首诗。我们每周都是先选诗,再设计花。会做非常精美的诗卡,随 花送到客人手里。这一种做法听起来就很有诗意,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其实,不仅仅是苏芒无意中做了一次免费“形象代言”,我在具体经营中同样有很多独到之处,比如这里面的鲜 flower,除了和诗集搭配,无论是装载鲜 flowers 的盒子还是印上 poem 集的纸张以及印刷方式,都采用的都是传统手工艺。
外面绝大部分速递 flower 是躺着包装,而我们的鲜 flowers 经过无数次试验,更确保了它们能站立而不会变形。在运输过程中,每束都会被细心处理,以保证它保持完好的状态直至抵达顾客的手中。
为了让用户体验足够新鮮,“poetry bouquet”会提前两周召开选 poem 会、flower 艺设计会。在那里,每个人对自己选 poem 的抱持极大的热情,他们读完后还要分享背后的故事,然后编辑、设计师、摄影师都会一起讨论 poem 的内容、flowers 的搭配和拍摄。
打开 “poetry bouquet”的微信公众号,你可以感受到清新的气质。“poetry bouquet”已经是一夜爆红,有些明星甚至自发定制或转载,让我们的产品出现订不到货或临时修改情况。但这也是我们品牌影响力提升的一个证明吧!
谈到公司前景,我自信满满。我国人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日常fresh cut flowers 消费市场存在未被满足需求。我国已有的数据显示,在2014年,我们国家就已经达到1600亿元级别,并且预计到了2017年将突破2000亿元。而我们想要把“poetry bouquet”打造成一个全品类生活方式品牌,将垂直领域做到极致,让人们说起 “poetry bouquet”,就会觉得这是一个美学电商品牌。而未来,还可能扩展至其他产品,如影像或者图文展示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许还有植物餐厅实体店这样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