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焘歌德诗韵中的牧场颂

  • 诗人
  • 2025年02月07日
  • 牛焘(1794~1861),字涵万,生于丽江的拔贡家庭,他是一位深受人爱戴的教育家和诗人。在他的仕途中,牛焘曾任镇沅、安宁、邓川、罗平等地的教官,其中《寄秋轩稿》就流传至今。尽管他家境富裕,但牛焘始终保持着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他热衷于音乐艺术,尤其是古琴,在自创新曲时总是亲手弹奏,以此表达自己的情感。 此外,他还遇到了一个才华横溢的朋友马之龙,这个人的技术在吹铁笛方面堪称绝技

牛焘歌德诗韵中的牧场颂

牛焘(1794~1861),字涵万,生于丽江的拔贡家庭,他是一位深受人爱戴的教育家和诗人。在他的仕途中,牛焘曾任镇沅、安宁、邓川、罗平等地的教官,其中《寄秋轩稿》就流传至今。尽管他家境富裕,但牛焘始终保持着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他热衷于音乐艺术,尤其是古琴,在自创新曲时总是亲手弹奏,以此表达自己的情感。

此外,他还遇到了一个才华横溢的朋友马之龙,这个人的技术在吹铁笛方面堪称绝技。他们共同构成了当时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牛琴马笛”。然而,当咸同之乱爆发时,为了避难,牛焘选择了隐居山洞中的生活,最终在那里用琴声与世隔绝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赵藩后来收集并整理了牛焘遗留下的诗歌七十余首,将它们收录进《丽郡诗征》,为后世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学财富。通过这些诗歌,我们不仅能够窥见那个时代的风貌,更能感受到牛焘那种高洁而又沉稳的心灵世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