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诗如画王逢笔下生花
常州府江阴人王逢(1319—1388),字原吉,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卓越的政治智慧,在元至正年间成名。他的诗作《河清颂》不仅文采斐然,而且在当时就受到台臣青睐,被誉为“称疾辞”,显示了他超凡脱俗的才华。
为了躲避战乱,王逢迁居到淞之青龙江,再次搬迁到上海乌泥泾,筑起了一座草堂作为自己的归宿,并自号“最闲园丁”。面对张士诚征辟,他虽然被推荐,但坚决推辞,并且还为张氏提供了策略,使得他能够降服元朝,抵抗朱氏的侵扰。这一切都展现了他的高尚品格和出色的政治手腕。
在明洪武十五年,由于他的文学才能,他得以录用。然而,当有司敦促他上任时,他却坚持不肯离开,从而展现出了他的坚定信念。他自称是席帽山人,这也反映出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王逢的一生中,有许多诗作怀古伤今,其中对于张氏之亡也有着深刻的情感寄托。在他留下的作品《梧溪诗集》七卷中,不仅记载了元、明交替期间的人才与国事,还填补了历史上的空白,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