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籍唐诗300首的杰出吟诵者
我,王籍,字文海,生卒年不详,是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县北)人。我在史书上被记录为博览群书,有才气,并曾受到任昉和沈约的称赞。在梁天监年间,我担任过除安成王主簿、湘东王参军,还做过中散大夫。
我的生平是这样的:我出身世族高门,但家世并不显赫。祖父王远在南朝宋时为光禄勋,而父僧祐则在南朝齐时为骁骑将军。从小,我就能写作,而且长大后我喜欢学习,有着广泛的知识面。我“七岁能属文”,即使年龄还小,就能够撰写文章;及至长大,我更加好学,对文学有深厚的功底。乐安任昉见了我的作品,便对我进行了赞扬。当时,我曾在沈约座前赋诗《咏烛》,得到了沈约的高度评价。这说明,在那个时代,即便是像任昉和沈约这样的大师,也对我的才能给予了认可。
此后,我仕途坎坷,一度担任齐末的冠军行参军,并历经多个职位升迁,最终入仕梁朝。在梁天监初年,我先后担任过安成王主簿、尚书三公郎以及廷尉正等职。但尽管如此,由于政治原因,在余姚和钱塘令期间,又遭受了一次贬黜。
然而,这段经历并没有阻碍我的文学创作。在湘东王萧绎镇守会稽期间,他引用我为谘议参军。此时,我常游于境内的云门、天柱诸山,或许连续几个月都不会返回,这种生活习惯让人联想到古代避居东山恣情山水的人物,如谢灵运。《入若耶溪》是我在这个阶段所写的一首诗:“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这首诗体现了一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环境之间融合的情趣,因此当时很多人认为它是“文外独绝”。
至于后来的影响力,那些追随者如王维、柳宗元等,他们借鉴自此而产生新诗,大致都是从这首诗中学到的。而中国文学史上的许多人物,以一篇文章或一首诗奠定自己地位的人也不少,而我——王籍,就是其中的一个突出的例子。不过最终,由于仕途不顺利而郁郁寡欢,不久之后病逝了。这就是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