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国与曹丕对照的智慧之光
他工诗善文,词尤博采众长,工丽曲折,近似婉约派。诗工于用事,对偶亲切。其天才逸发,器识磊落,文思敏捷,曾巩谓其“于书无所不通,其明于是非得失之理为尤详,其文闳富典重,其诗博而深”(《王平甫文集序》)。
文章如《后周书序》、《韩干画马跋》,借题发挥,议论爽快,绰有深意(《艇斋诗话》)。
诗歌格律稳健,风韵秀雅,足以名家(《诗薮》外编卷五)。七言诗佳句如“桧作寒声风过夜,
梅含春意雪残时”,“平地风烟飞白鸟,
半山云木卷苍藤”,“若怜燕子寒相并,
生怕梨花晚不禁”,“北固山横三楚尽,
中泠水入九江深”。纷纷落月摇窗影,
杳杳归舟送梵音”(《同器之过金山奉寄兼呈潜道》),颇有唐诗风韵。
还擅长作词,《减字木兰花》(春情)词有“今夜梦魂何处去,不似垂杨,
犹解飞花入洞房”之句,将思春情绪写得缠绵悱恻,
楚楚动人。
王安国(1028-1074),字平甫,从临川(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出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也是王安石的弟弟。他自幼聪颖上进,但未曾从师入学,却能写出条理分明的文章。当他13岁登滕王阁所作的《题滕王阁》一篇时,就已显示出了高超的文学才能,这篇作品流传后来广受好评,他也因此在士大夫和文人中享有一定的声望。
熙宁元年(1068年),经大臣韩绮举荐,被召试赐进士及第,并任西京国子监教授。此时他已41岁,从布衣进入仕途。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先后担任崇文院校书、秘阁校理等职务,因反对新法而被吕惠卿陷害,最终放归田里,在熙宁七年的八月去世,只活了四十七岁。但他的名字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在文学上的成就至今仍让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