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叶海波的葫芦烫画犹如一幅生动的图画从中可以看到创意的种子在泥土里悄然萌发
在江北慈城的天工之城里,有一间名为“宝葫芦的秘密”的手创工作室,丁宁正专心致志地在小葫芦上绘画。他没有底稿,没有颜料,只有电烙铁和一次次灼烧,青烟缭绕,一只蝙蝠渐渐清晰显现。
丁宁,是北仑区小港街道江桥头村人,他今年才读大三,却已经是两家店铺的老板了。他的故事,就像一颗种子,在他偶遇民间艺人的那刻开始生根发芽。
2007年,为全国美术统考准备的丁宁去杭州补习时,闲逛街头,他发现了一位正在摆摊卖葫芦烫画的艺人。被这独特技艺吸引,丁宁决定跟随他学习。最终,艺人送给他一包葫芦种子,让他回家种植。
回到小港后,丁宁将种子种在自家院中,那些葫芦果实累累,最终收获满箱。然而,当他想尝试自己做出艺术品时,却不知道从何下手。他决定通过网络视频自学,这样,他就用上了普通电烙铁和大量的小葫芦,不断尝试、失败和成功,最终掌握了烹饪技术。
2008年,在慈城的一次写生活动中,丁宁巧遇了一场手工市集,那里的作品激发了他的灵感:为什么不把自己的爱好——葫芦烹饪转化为一个商业项目呢?于是,他参加了第二次市集,并且受到了热烈欢迎。
这个经历让丁宁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项爱好,也可能开启一条不同寻常的人生道路。在同年的12月份,他在天工之城内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宝葫芦的秘密”,并开始销售自己的作品。
尽管是大学生,但面对资金问题,天工之城提供三年免租政策支持了他的梦想。此后,小店逐渐积累客户群体,有了一定的收入来源。为了提高附加值和满足顾客需求,更广泛地发展产品线,从简单的彩绘到雕刻,再到制作各类小摆件,如机器猫等,使得产品更加多样化而富有特色。
如今,由于机器猫深受孩子们喜爱,它成为了工作室最畅销商品之一。而尽管还未毕业,但对于未来计划也已有所安排:“目前我除了这里,还有一处店铺寄卖我的作品,每个月收入近两千元。”但对于未来的打算更明确:“希望毕业后能找到合适职位,与我的爱好相辅相成。”
总结来说,无论是在创意还是实际操作上,都需要不断探索和提升。这不仅是关于如何将一个简单的事物变成艺术品,更是一段充满挑战与希望的人生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