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到英雄草根创业的不凡足迹
在华灯初上的昆明某高校附近文化巷,学生们摆起了地摊,他们放弃出游和休息的机会,趁机赚取“黄金周”里的一小桶金。这些被誉为“校漂一族”的年轻人,为梦想而日夜兼程。
白天实习晚上摆摊
路灯刚亮起,昆明某高校生小夏便开始忙活起来。一边在地上铺货品,一边大声地吆喝,“看看嘛,有没有喜欢的带一个。”小夏介绍,别看是地摊,但包包的摆放也是很有讲究的,包括颜色、大小等排列都有规律。
事实上,小夏已在一个公司找到一份实习岗位,但她决定晚上继续练摊。小夏今年刚毕业,但已是这一片区公认的“老资格”之一。她从大二开始,就用生活费里省下的400块钱进来第一批货,从没学过做生意的小夏从此便开始了摆地摊生涯。
说到这两年的练摊经历,小夏侃侃而谈。“虽然遇到了不少困难,却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为将来的自主创业做了一些准备。”小夏说,她自己刚走出校门不久,所以卖东西都是凭良心喊实价,不会欺骗同学。不过,比卖不了好价钱更让小夏担心的是款式更新跟不上或者换季等原因,很容易造成压货而导致资金无法周转。
销售技巧得到了比较大的提升。“这两年地摊没白摆,我今后,将选择一家好的店面实现更大的创业。”
20多条围巾搭在胳膊上卖
做过家教、卖过电脑、促销过饮料还当过业余模特,大专毕业一年来,男生亿昕已经换过四五份工作了,最终还是选择辞职以后和朋友合伙摆地摊创业。亿昕给人算了一笔账:每个月1500块的工资,以每年能涨薪100块计算,要买一套郊外户型一般的两室一厅房子,也差不多要30万元左右,再买最普通4万元左右车也要15年以上才买得起。这也是他辞职之后想要养活自己的动力所在。他认为,这不是富二代的问题,而是一种生活态度问题,即使找工作,也只是迈出的第一步,而摆地摊就是第二步,他愿意去尝试,因为这是自己的第二次尝试独立谋生的方式。
曾考虑过申请毕业生5万块的创业但即使申请下来想盘下一个闹市区店面也不够,所以先把目光投向了文化街的地摊界。在那里,他学会了如何与顾客交流,用越南语和越南留学生沟通,还学会了观察市场,并紧随其步。他认为,如果能够早点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可能就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盲目追求高薪高位,而是在学校期间就开始思考未来的人生的规划方案。
至于昨晚的小朋,在文化街售出了200个口罩,只因为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当甲型H1N1流感病例出现时迅速批发口罩,然后叫卖,这样他的业务火了一把。但由于后来竞争激烈,小朋最后只能以成本价格处理剩余口罩,对此他坦然接受,因为对于这样的事情来说,他已经充分准备好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计划将这些经验用于未来的商业项目中,因为他知道,无论是在建筑工程还是在开设自己的商店,都需要经营才能成功。而现在,他正在通过这种方式证明自己可以独自一人负责所有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