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同隐匿在诗海中的孤独之声

  • 名句
  • 2025年02月20日
  • 在宋代的晚年,福建福州的林同(?—1276),字子真,号空斋处士,以其深厚的诗才著称于世。他的父亲林公遇子对他有着极高的期望,但林同并没有选择踏上仕途,他宁愿沉醉于诗歌之中。 元朝时期,当元兵攻占了福州,林同的一家被卷入了这场动乱之中。他的叔父刘仝担任招抚使,在逃离战乱之前,他留下了一张名为“忠义局”的招募志士抗击敌人的启事。在那段短暂而紧张的时间里,许多人纷纷响应这一呼唤,其中就包括了林同。

林同隐匿在诗海中的孤独之声

在宋代的晚年,福建福州的林同(?—1276),字子真,号空斋处士,以其深厚的诗才著称于世。他的父亲林公遇子对他有着极高的期望,但林同并没有选择踏上仕途,他宁愿沉醉于诗歌之中。

元朝时期,当元兵攻占了福州,林同的一家被卷入了这场动乱之中。他的叔父刘仝担任招抚使,在逃离战乱之前,他留下了一张名为“忠义局”的招募志士抗击敌人的启事。在那段短暂而紧张的时间里,许多人纷纷响应这一呼唤,其中就包括了林同。

然而,当元军即将到来时,刘仝仓促逃离,而林同却坚定地决定守卫他的家园。他用自己的指尖在墙上涂写血书:“誓守忠义,不畏强暴。”尽管面临着绝境,但他依然保持着一颗不屈不挠的心。

最终,林同被捕,并因坚持自己的信念而死去。虽然他的人生很短暂,但他的《孝诗》流传至今,它们是对一个时代、一个家族以及一个人内心世界深刻描绘的一种纪念。在那个充满变革与动荡的时代里,有些名字虽然冷门,却留下了永恒的足迹。而林同,就是这样一种令人敬佩、又有些许神秘感的人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