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将功成万骨枯杨亿的巅峰之旅

  • 名句
  • 2025年02月20日
  • 杨亿,字大年,建宁州浦城人。少年有文才,以诗赋名闻京城。太宗亲征时,杨亿即兴赋《喜朝京阙》,词意深远,为帝赏识。 淳化三年,杨亿进士及第,历任著作佐郎、知制诰。真宗时,他担任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对典章制度有着深厚的研究与贡献。在咸平元年,他主修《册府元龟》;景德二年,与王钦若共同续修此书。 杨亿文学成就显著。他博览群书,有强记之能,又长于典章制度。此外,他与刘筠、钱惟演等人唱和诗歌

一将功成万骨枯杨亿的巅峰之旅

杨亿,字大年,建宁州浦城人。少年有文才,以诗赋名闻京城。太宗亲征时,杨亿即兴赋《喜朝京阙》,词意深远,为帝赏识。

淳化三年,杨亿进士及第,历任著作佐郎、知制诰。真宗时,他担任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对典章制度有着深厚的研究与贡献。在咸平元年,他主修《册府元龟》;景德二年,与王钦若共同续修此书。

杨亿文学成就显著。他博览群书,有强记之能,又长于典章制度。此外,他与刘筠、钱惟演等人唱和诗歌,为西昆体代表之一,其诗风雄健、才思敏捷。著作中有《武夷新集》、《杨文公谈苑》等作品,其中《武夷新集》20卷,《杨文公谈苑》15卷,是他留下的重要文献资料。

在宋初诗坛上,以李商隐为楷模的西昆体影响颇大,而以学习白居易为宗旨的白体则相对较弱。尽管如此,在文化素养和知识积累方面,西昆体与白体并行发展,不仅传承了唐代讽谕精神,还开启了宋调新篇章。在艺术上,它虽然没有开辟新的境界,但相比五代诗风,更显得整饰、典丽、深密,因此被视为艺术上的进步。

除了文学创作之外,杨亿还以骈文闻名世间。他的一生轶事流传至今,如他告诫学生避免套用方言俗语,并改写奏章中的句子;以及他嬉戏做对子,与寇准互换一句话,让对方难以对出,再次展现他的才华与机智。这一切都证明了他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也是品格非凡的人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