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溯宁的云端物流团队创业故事
45岁那年,田溯宁面临了人生的“中年危机”。在美国洛杉矶的张明正家中,他与朋友们深入探讨新技术,但最终没有找到商业模式。6个月后,张明正给他打电话,共同的问题是:“云计算,这事到底是不是真的?”随后,他们一起访问硅谷的创新型企业,最终确定了云计算作为前景宏大的机会。
2011年12月12日,当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CEO梁念坚、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用友软件董事长兼CEO王文京和张明正齐聚一堂时,田溯宁已经将“云基地”设立在北京亦庄开发区。参加万事达董事会时,他在丘吉尔故居发现一个便条:1912年的英国舰队寻找动力源时,对本土煤炭还是新石油产生分歧,最终海军大臣丘吉尔选择石油为动力,使皇家舰队获得优势。田溯宁将这个故事发给国内“云基地”同事,并附上一句:“今天的海洋是数据信息,云计算会是这个时代的石油动力吗?”
过去,中国IT行业缺乏“心”、“魂”。但随着杨致远等人的启发,以及对Hadoop技术的研究,田溯宁认识到cloud computing不仅可以降低信息成本,还能实现资源共享和虚拟化。这促使他与杨致远、张明正合作,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沙漠研究的心情转移到产业报国的情怀上。
如今,田溯宁已成为宽带资本的创始人,与杨致远、张明正在IT领域结成投资伙伴。在云基地项目上,他们累计投资7家公司共计7亿元,是他们投资重中之重。他认为,从互联网到宽带,再到云计算,每一步都要定义好商业模式,而企业第一天就要有现金流,这一点特别重要。
回望亚信历史,可以看出当年 田溯宁和丁健曾经因为签订合同时客户只付20%定金,其余由亚信垫付,在项目少的时候还能周转开,但随着公司规模越大现金流越紧。在网通的经历类似,也需要前期的大手笔投入,以后的投资回报较长。因此,在新的项目中,如天地超云产品,一经推出,就能让企业短时间内获得效益,让整个过程更加平衡。
目前,田溯宁不断寻找下一个丁健式的人才,同时在价值链上查漏补缺,不断优化他的产业策略,以保持竞争力的同时也确保资金流稳定。他相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团队创业故事,为未来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