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小妖开卖诗的花店大学生创业故事案例及启示
我,一个80后京妞,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曾经是一名编辑,之后成为了一位资深广告销售。除了咖啡,我最喜欢的就是鲜花。在2014年4月的一天,我和我的闺蜜沈黎去她家喝下午茶。当时,她刚结婚搬进新家不久。有趣的是,沈黎经常在家里放舒缓的音乐、烤香甜的小饼干、摆美美的花,请朋友来喝下午茶。她说:“每个有花陪伴的日子都很舒心缓慢。”
当时,我们交谈得知,沈黎的花都是在家门口超市买东西时顺便捧回家的,但每次都很麻烦,一是捧回家很辛苦,二是小花店确实搭配不出自己想要的效果。沈黎说,如果能有个每周送好看的花到家的品牌,她一定会是对方的“铁杆用户”!没想到好友无意中的一句话,却让我的眼睛猛地一亮。何不开一家“卖诗的奇葩鲜花店"?
很多人都知道,世界著名时尚杂志《Marie Claire》原来的造型配饰总监Taylor Tomasi Hill,辞职后也是在开花店。她当初的理由是“工作太忙了,无法兼顾家庭生活”。也许,这种梦想对我们来说也不远大。我和沈黎竟一拍即合。“沈黎在芭莎做内容,我做经营,我俩单拉出去都能干一本时尚杂志,所以做一个鲜花品牌,不应该不会太难。”
首位客户是我敬爱的大师苏芒
我做市场调查时发现很多女人都喜欢鲜花,而人们对高端品质鲜华量大的需求量是不少。但是在一些高端的地方,一些高级精英们却因为价格而感到犹豫。而街边小店虽然便宜,但品质普遍差,而且去批发市场的话,大多数人又没有那么大精力每周去跑。
我和沈黎一起去了辞职,当时特别紧张,因为我们都是《时尚芭莎》的“资深人士”,怕忽然离开老板苏芒会不开心。听完我们说的计划以后,“时尚女王”确实挺遗憾,但最后还是微笑着开了绿灯。
2014年6月,我们热热闹闹地开业了!与众不同的是,这里送出的不是普通的人类手工艺作品,而是一束束来自荷兰和澳洲等地精选优雅珍贵植物、一份独特的情感表达——诗歌。我说,我们每周都是先选诗,再设计图案。这是一个非常古典而又现代化的手法,将自然之美与人类情感结合起来,让这个世界更加温馨一点。
其实,不仅仅是苏芒无意中为我们的形象代言,我们在具体经营中同样有很多独到之处,比如这里面的植物,无论装载方式还是印上文字,都采用传统手工艺制作,每朵植物都是经过严格挑选并且尊重其自然生长状态,以此来展现出一种简单而纯粹的情感交流方式。
外面绝大部分速递公司都会将这些珍贵生命物体放在纸箱里或者塑料袋里,那么它们就像是被囚禁一样,在运输过程中的压力和震动可能导致它们迅速枯萎或损坏。而我们则通过不断试验,最终创造出了能够保护这些生命物体安全运输至客户手中的包装盒,它们可以站立,就像他们生长的时候一样自由自在地翘起头顶,用自己的姿态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存在价值。
除了这些精良的手工包装,还有一点让我觉得尤为重要,那就是这整个过程背后的故事。一束束灵魂,即使它只是由几根细长枝条组成,也蕴含着无限的情感故事,它们穿越空间跨越时间,与那些给予它们名字的人建立起联系,为那些收到的目光带来了温暖。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把这看作是一种魔法,是一种让时间停滞,让空间缩短,使两个人之间产生共鸣的心灵互动。
对于未来,“诗集”的雄心勃勃要做中国第一美学电商品牌,对于这一切来说,它并不只是为了销售,更是在分享一种生活方式。在这个快节奏、高消费时代,我们希望能够帮助人们找到一种更慢更真诚、更贴近自然更多情感交流的手段,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更加接近真实的人性所需要拥有的那种温暖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