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小妖开卖诗的花店绽放我们身边的创业故事
80后京妞刘敏,美丽、聪颖,性格活泼开朗。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做过编辑,后来成了一位资深广告销售。平时除咖啡外,最喜欢鲜花。2014年4月的一天,刘敏去闺蜜沈黎家喝下午茶,当时她刚结婚搬进新家不久。
有趣的是,沈黎经常在家里放舒缓的音乐、烤香甜的小饼干、摆美美的花,请朋友来喝下午茶。她说:“每个有花陪伴的日子都很舒心缓慢。”刘敏和闺蜜交谈时得知,沈黎的花都是在家门口超市买东西时顺便捧回家的,但每次都很狼狈,一是捧回家很麻烦,二是小花店确实搭配不出自己想要的效果。
沈黎说如果能有个每周送好看的花到家的品牌,她一定会是对方的“铁杆用户”!没想到好友无意中的一句话,却让刘敏的眼睛不由猛地一亮。何不开一家“卖诗的奇葩鲜花店”?很多人都知道,世界著名时尚杂志《Marie Claire》原来的造型配饰总监Taylor Tomasi Hill,在辞职后的梦想就是开一个这样的店。
也许,每个美女都有开咖啡馆和鲜花店的心愿,而辞职创业这么大的事,不禁让两人一拍即合。“沈黎在芭莎做内容,我做经营,我俩单拉出去都能干一本时尚杂志,这样一个鲜花品牌,我们应该不会太难。”刘敏对当老板信心满满。
首位客户竟然是前老总苏芒。当她们准备离开《时尚芭莎》的工作并开始这个项目的时候,他们担心苏芒会感到遗憾。但最终,“诗集生活馆”的计划还是得到苏芒的大力支持。在2014年6月,“诗集生活馆”热热闹闹地开业了!
与众不同的是,这里送出的每束鲜花都会配有一首相应的情诗。他们选择精美的手工艺品作为包装,并且将设计过程中的细节全由手工匠人进行精致打磨。这一点尤其吸引了那些追求高品质生活方式的人群。
除了精良的手工艺包装之外,对于这些高端消费者的需求,还需要提供优雅而专业的心灵寄托。而这,就是“诗集生活馆”的独特之处——它们通过结合情感与艺术,将普通事物转化为一种精神体验,让人们能够享受更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此举迅速获得了市场上的认可,并成为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在这个充满竞争激烈环境中,“诗集生活馆”凭借着它独特的声音和视觉风格成功地塑造出了自己的品牌形象,使其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为人们带来了新的审美观念和消费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