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翼林徽因散文人生若只如初见中的智慧之光

  • 名句
  • 2025年02月07日
  • 赵翼(1727~1814)清代诗人,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镇安、广州知府,官至贵西兵备道。乾隆三十八年辞官家居,曾一度主讲扬州安定书院。赵翼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合称乾隆三大家。他论诗也重「性灵」,主创新,与袁枚接近。 他存诗4800多首,以五言古诗最有特色。在文学上,他反对明代前、后七子的复古倾向,也不满王士禛

赵翼林徽因散文人生若只如初见中的智慧之光

赵翼(1727~1814)清代诗人,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镇安、广州知府,官至贵西兵备道。乾隆三十八年辞官家居,曾一度主讲扬州安定书院。赵翼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合称乾隆三大家。他论诗也重「性灵」,主创新,与袁枚接近。

他存诗4800多首,以五言古诗最有特色。在文学上,他反对明代前、后七子的复古倾向,也不满王士禛、沈德潜的“神韵说”与“格调说”。他说:“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所著《瓯北诗话》,系统地评论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苏轼等十家诗,他重视诗家的创新,立论比较全面、允当。

在史学方面,他撰写了《廿二史札记》、《陔馀丛考》、《檐曝杂记》、《皇朝武功纪盛》等著作。他把握着历史的脉络,对于大量历史问题都有深刻见解,这些作品显示出特有的经世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是乾嘉朴学时代的重要产物。

他的墓地位于无锡马山,其墓碑镌刻着:“皇清诰授中宪大夫、中进士及第翰林院编修贵州贵西兵备道庚午科重赴鹿呜筵宴晋加三品显考瓯北赵府君召;诰封恭人晋赠淑人显程太淑人之墓”。

赵翼生平充满了丰富的人生经历,从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坚强的意志。在漫长的一生中,他一直致力于文学和史学研究,并以此成就了自己的辉煌事业。在中国文化领域内,有关赵翼的事迹和作品被广泛传颂,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林徽因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她的小说《人生若只如初见》,通过对主人公的一系列情感体验来探讨生命中的种种问题。这部散文以其独到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情感引发读者的共鸣,就像赵柳先生那样,用心去感受生活,用心去理解世界,用心去表达自我。这两位人物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他们共同拥有一种对于美好事物追求的心理态度,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描绘这个世界,让我们从中看到希望,看到生活中的温暖。如果将这两位人物放在一起,我们可以发现一种奇妙的相通,他们都是用文字来记录自己对于生命意义的一个理解。而这种理解,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问题,更是一个关于如何面对困境如何寻找幸福的问题。这正是他们作为伟大作家的魅力所在,他们给予我们的不仅是一份启示,更是一份永恒的情感连接。

因此,在回顾这些人的故事时,我们不难看出,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于美好的追求,以及对于生命本质探索的一片热诚。而这一切,都源自于他们内心深处那股渴望——要找到那个最初纯洁而又真实的地方,那个能够让每个人都感到温暖与安全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通过文字还是其他形式的手段,都能触动人们的心弦,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个世界,让我们学会珍惜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而不是那些浮躁外表下的虚假欢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