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翼诗歌精选100首抒情如行云流水
赵翼(1727~1814)清代诗人,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镇安、广州知府,官至贵西兵备道。乾隆三十八年辞官家居,曾一度主讲扬州安定书院。他论诗也重「性灵」,主创新,与袁枚、蒋士铨齐名,他与袁枚、张问陶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他存诗4800多首,以五言古诗最有特色。
赵翼的先祖是宋代宗室,到了他的祖父尚且为官儒林郎,后家道开始中落。他的父亲赵惟宽,以设塾授业为生。在他的父亲去世后,他孤苦伶仃,无以养弟妹。在京城期间,他因文才受知于刑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刘统勋,并在顺天乡试中一举克捷。
赵翼出任方略馆纂修官撰文,并参与《国朝宫史》的编写。此外,他还担任过会试同考官和顺天武举主考官等职务。在广西镇安知府期间,他改革了常平仓谷出轻入重的弊端,并对横征暴敛的监仓奴和书吏严加惩处。
在广州知府时期,他获海盗一百八人,并按律处理。这段经历使得他成为了当时的风云人物。而在贵州贵西兵备道任上,他查处了两铅厂谋私利造成亏空的大量案件,以及改正工资运费上的多种弊端。
尽管如此,在一次处理军需的问题上,由于病倒而被迫辞职回乡之后,这位才华横溢的人物从此开始了长达三十余年的归隐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继续著述,不仅完成了《廿二史札记》这样宏大的历史研究作品,还留下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如《瓯北诗话》、《唐宋十家诗话》等。
虽然在其生前未能得到充分认可,但死后不久,《廿二史札记》却声名大涨,被认为是乾嘉朴学时代创造性思维的杰作之一,而他作为一位文学家的地位也逐渐得到认可,其墓地位于无锡马山,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对这一伟大的文学与历史功绩的一种纪念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