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娃凭傻劲儿从编竹筐到开西餐厅名人创业故事案例
在采访中,Peter只有一个要求:就叫他Peter吧,这样大家都习惯了。了解Peter,你会明白“有志者事竟成”这句名言的真谛。他出生于1981年,是一个从土房走出来的农民娃儿,却能在繁华都市营造浪漫南美风情;手上长过老茧的竹编好手,却能为异国他乡寻觅乡味的老外烹饪正宗西餐。
生活上,他保留着一些农家气息:24岁结婚,26岁得子,比城里人先行数年;住房要租,交通靠走,生活配套与高级打工仔有些相似。他朴实、简单,为人正直、热情。
事业上,他飞跃了田野超越了烦躁都市,那股“洋”味脱俗而真诚:The Tex-mex Burrito、大使塔可卡尔邦、塔可、法嘿塔,在他手中玩得有张有度,从不为川人改良口味,只为那股正宗地道的“西洋”味;句句字正腔圆的英语令人难以分辨出是位初一辍学的农家小伙儿,与老外对话宛若同乡般亲热。
偶然,他小心翼翼问道:你是否觉得我说话结结巴巴?记者答:你说英文比中文要流利很多。Peter微微一笑,黯然低头说:“我老婆也这样说的……”
对于成功,Peter解释很简单,只是“天时、地利、人和”。或许他还不明白,现在社会已经不再是富贵世袭时代,是一个平民时代,是一个智者真者时代,更是英雄出少年的时代。从这一点来讲,他那傻傻地、一笑验证了这个时代新定义。
12岁辍学编竹筐卖钱
他的家在资阳农村,因交不起学费才念到初一便辍学。当时Petter才12岁,用真情实意经营起了一家外国人的“世外桃源”。
借来50元闯荡成都
拿到身份证后,他离开了家人,在九眼桥打地铺,一周时间每月包吃包住200元净收入。在七八份工作后命运悄然改变……
初识异域风情
那是在川大内的一家小西餐厅,被介绍到厨房做下手。猛然走进迥然世界,有些迷茫,有些好奇,有些兴奋。在这里,不再像中餐后厨那样,而是不同烤箱、微波炉,大碗大碗辣椒葱蒜,被整齐排列着西式调料所代替。
边打工边自学沙拉酱
机会往往需要珍视,每次都在最后因无法拿捏好原料分量功亏一篑。一周下来望着盆盆成本不菲材料白白浪费掉,老板娘有辞退Petter想法。“能再给我一周机会吗?我用工资将浪费东西赔上。”Petter急切眼神透露出对西餐探知欲。这让Mary会心微笑,小伙儿认真坚强,让她决定送Petter去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习西餐烹饪,全由她付学费。
2万元和技术换来股份
2000年初,Petter结束学习,并认Mary做干妈。一位投资人要开西餐厅,Mary和Petter出技术后者投资。“我一直想拥有一家的自己的餐厅。”那只是个梦,但用仅有的2万元想换一点股份。那时,Petter战战兢兢告诉投资人数月后终于拿到了2%股份,“也好,这样我就有参与除了做菜以外的事宜,即使完全没有绝对权,但至少可以留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