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休学创业故事创新创业名人的艰辛历程
他以“离校休学—成功创业—入校复学”的独特经历,成为2005年度“江苏省十佳青年学生;3月27日,他又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的光荣称号。他,就是扬州大学文学院的史晓亮同学。两年多前,史晓亮休学北上,在北京中关村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并成功地掘取到“第一桶金;去年九月,他又重返校园,继续学业;如今,他一边学习一边经营着自己的公司。昨天,记者在美丽的扬大校园里,与史晓亮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从而了解到一个在校大学生独特的创业经历。
休学创业备尝艰辛
史晓亮是甘肃武威人,2001年8月被扬大文秘专业录取。在初进校的一年多时间里,史晓亮一直感到一种压抑,一种学无所成的空虚,因此产生了暂时离开校园的念头。在说服父母后,2003年9月,史晓亮向学校提出了休学申请,在老师和同学们不解的目光中,他背起简单的行囊离开了校园,踏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
刚到北京的日子十分艰难。身上带的钱有限,所以史晓亮只能住在中关村一个地下室里,其条件很差,但租金却要300元,这在当时已经算便宜了。最初,他只能靠替别人抄写文稿、去电脑公司揽活修电脑、帮别人散发宣传广告维持生活。但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尝试和努力,使他逐渐学会了自己的事情,也开始积累一定的人脉关系。
渐渐地,当他的技术能力得到提升并且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后,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上,都变得更加自信。这时候,有个偶然机会让他认识到了电子商务领域的大发展潜力,因此决定涉足这个行业。他利用之前积累下的资源和知识,为自己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为未来的企业发展奠定基石。
成功掘得“第一桶金”
2004年的冬天,当他完成清华紫光公司交给他的任务后,又一次激发出开设属于自己的软件开发公司的心思。当那年的12月底,他终于把这一想法付诸实践,在北京中关村正式成立了自己的软件开发公司——网络方舟科技有限公司。尽管当时竞争激烈,但凭借扎实技术和吃苦耐劳精神,该公司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吸引了一批忠诚客户,这标志着他的首次商业成功也是取得“第一桶金”的重要一步。
复学创业:“两不误”策略
经过几年的奋斗与成长之后,当2010年的秋季新生报到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对于既已拥有稳固事业基础、同时又渴望深化自身知识结构与理论研究能力的人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一个契机。在这样的背景下,“两不误”即同时进行教育与职业活动成为他未来发展战略上的明智选择。此举不仅保持了其作为一名大学生的身份,还能更好地将所获得知识运用至实际工作之中,以此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动力和创新思路。
现在,我正坐在我的办公室里,看着窗外悠闲的小街小巷,每一次回忆起从前的点滴,都感觉那些困难都像是云烟一样飘逝。我知道,那些经历虽然充满挑战,但它们让我成长,让我明白,只要心中的火焰不断燃烧,就没有什么是不可克服的事物。而今天,我仍旧坚持这条道路,因为我相信,只要我们勇敢追求梦想,就一定能够迎接每一个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