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去诗思深
蜀行诗思,杜甫名篇。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岂料兵荒马乱,关山交通阻塞,我何须远赴潇湘游?世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
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我在成都客居了五年时间,其中有一年是在梓州度过的。如何关塞阴,转作潇湘游。岂料兵荒马乱,关山交通阻塞,我为什么反要远赴潇湘做客呢?
世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我回顾平生万事,一无所成却已经年老,余生只能像江上白鸥一样漂泊。
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国家安危大计自有当政大臣支撑,我这个不在其位的人何须枉自老泪长流呢!
此诗首联“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是说诗人在成都客居了五年时间,其中一年还是在梓州(四川三台)度过的。颔联“如何关塞阴,转作潇湘游”,意思是说:当前到处兵荒马乱、关山交通阻塞,我为什么反要远赴潇湘作客呢?
言下之意是自己是知道时局如此纷乱不宜远行的,但出于某些原因或许仍需前往。这可能是一种隐喻,也可能是一种对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的抒情表达。在严武当政时期,因照顾诗人的贫困生活曾推荐他为节度参谋,但由于性直难以群僚容忍,最终辞职归草堂。
颈联说:回顾平生万事,一无所成,可头上发丝已由白转黄,这表明身衰体弱之极;而展望此去前程,又是那么渺茫难测,只能以抱病残生像江上白鸥一样到处飘泊了。这是在去意已决之后、抚今追昔的感慨,“去蜀”之举更显其悲。
尾联说:国家安危的大计自有当政的大臣支撑,我这个不在其位的寒儒何须杞人忧天、枉自老泪长流呢!表面是在负气说话自我解脱,其实是位卑忧国的情怀深藏其中,是一种对于政治动荡和个人命运感到无奈与愤激的情绪表现。此诗深刻地描绘了一位文学家对时代动荡和个人命运选择的心境,以及他对国家兴衰的一份沉痛忧虑。